网的门像块磁石,牵引着她的脚步。
木质楼梯在脚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阁楼里弥漫着樟脑丸和旧纸张的气息,霉斑在墙面上晕染出诡异的形状。林小满摸索着打开手电筒,光束扫过蒙着白布的旧家具,突然停在角落的樟木箱上
——
箱盖上的铜锁已经锈迹斑斑,缝隙里卡着半截褪色的粉色发绳,正是小时候她和林夏都戴过的款式。
指甲抠进锁扣时,林小满的心跳快得像是要冲出胸腔。箱盖掀开的瞬间,陈年灰尘扑面而来,她被呛得咳嗽起来,却在看清箱内物品的刹那屏住了呼吸。最上面放着一本皮质日记本,边角磨损得厉害,扉页上
1998
年
林芳
的字迹让她瞳孔骤缩
——
那是妈妈的名字。
泛黄的纸页在指尖簌簌翻动。1998
年
3
月
12
日的字迹被水渍晕开:在福利院见到那个孩子,她才两岁,却安静得可怕。院长说她被遗弃在雪地里,小身子冻得发紫……
林小满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照片从日记本里滑落,婴儿床上的小女孩裹着褪色的蓝毯子,眼睛像两颗黑曜石,正是蹒跚学步时的林夏。
原来妈妈第一眼就喜欢上姐姐了。
林小满喃喃自语,继续往下翻。1999
年的日记里写满育儿的艰辛:夏夏半夜发烧到
40
度,我背着她跑了三条街去医院。医生说再晚来半小时就危险了,我抱着她哭了整夜,发誓再也不让她受一点委屈。
字里行间的焦灼与心疼,让林小满仿佛看到年轻的妈妈在深夜里焦急奔走的身影。
翻到
2008
年的日记时,一张泛黄的报纸剪贴掉落在地。头条新闻的标题刺得她眼眶生疼:年轻母亲独力抚养弃婴,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配图里妈妈抱着八岁的林夏,笑容明媚,却掩不住眼底的疲惫。而角落里有一行小字:亲生女儿尚在襁褓,却将全部心血倾注养女。
亲生女儿……
林小满的喉咙像是被棉花堵住。她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出生比林夏晚了两年。妈妈总说
姐姐需要更多照顾,不是因为偏心,而是在弥补林夏缺失的童年;水晶鞋承载的不只是妈妈的梦想,更是她对林夏
要成
木质楼梯在脚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阁楼里弥漫着樟脑丸和旧纸张的气息,霉斑在墙面上晕染出诡异的形状。林小满摸索着打开手电筒,光束扫过蒙着白布的旧家具,突然停在角落的樟木箱上
——
箱盖上的铜锁已经锈迹斑斑,缝隙里卡着半截褪色的粉色发绳,正是小时候她和林夏都戴过的款式。
指甲抠进锁扣时,林小满的心跳快得像是要冲出胸腔。箱盖掀开的瞬间,陈年灰尘扑面而来,她被呛得咳嗽起来,却在看清箱内物品的刹那屏住了呼吸。最上面放着一本皮质日记本,边角磨损得厉害,扉页上
1998
年
林芳
的字迹让她瞳孔骤缩
——
那是妈妈的名字。
泛黄的纸页在指尖簌簌翻动。1998
年
3
月
12
日的字迹被水渍晕开:在福利院见到那个孩子,她才两岁,却安静得可怕。院长说她被遗弃在雪地里,小身子冻得发紫……
林小满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照片从日记本里滑落,婴儿床上的小女孩裹着褪色的蓝毯子,眼睛像两颗黑曜石,正是蹒跚学步时的林夏。
原来妈妈第一眼就喜欢上姐姐了。
林小满喃喃自语,继续往下翻。1999
年的日记里写满育儿的艰辛:夏夏半夜发烧到
40
度,我背着她跑了三条街去医院。医生说再晚来半小时就危险了,我抱着她哭了整夜,发誓再也不让她受一点委屈。
字里行间的焦灼与心疼,让林小满仿佛看到年轻的妈妈在深夜里焦急奔走的身影。
翻到
2008
年的日记时,一张泛黄的报纸剪贴掉落在地。头条新闻的标题刺得她眼眶生疼:年轻母亲独力抚养弃婴,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配图里妈妈抱着八岁的林夏,笑容明媚,却掩不住眼底的疲惫。而角落里有一行小字:亲生女儿尚在襁褓,却将全部心血倾注养女。
亲生女儿……
林小满的喉咙像是被棉花堵住。她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出生比林夏晚了两年。妈妈总说
姐姐需要更多照顾,不是因为偏心,而是在弥补林夏缺失的童年;水晶鞋承载的不只是妈妈的梦想,更是她对林夏
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