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证物塞进时间搅拌机。她突然停顿,镊子尖悬在淤泥表面。一截银链正在污水里泛着冷光,吊坠是半个破碎的玉葫芦。
法医室抽屉最深处也有半枚同样的玉坠,用红绳系着母亲的工作证。那是林穗七岁那年,母亲从接生现场带回来的不祥之物。
痕检科!这里需要立体痕迹建模!老陆的吼声惊飞了电线上的麻雀。三维扫描仪蓝光扫过砖缝,青苔分布图上出现两处不自然的断层——某种柱状物体曾在这里反复摩擦,间距正好与担架支架吻合。
殡仪馆运尸车到来时,林穗正趴在潮湿的地面上。放大镜里,几根卡在砖缝的白色纤维微微反光,这是医院常用的无菌包布材质。她顺着纤维方向抬头,巷尾那堵剥落的围墙后,镇医院废弃的后勤楼轮廓在雨中若隐若现。
解剖室里,第三具尸体在无影灯下泛着青灰。林穗用棉签擦拭尸体耳后的荧光痕迹,试剂突然变成血红色。汞中毒来源不是食物或空气。她将试管递给助手,接触点在这里。
紫外线灯扫过尸体颈部,暗紫色的扼痕中浮现出细小的圆形光斑。林穗的呼吸一滞——这是老式听诊器耳环才会留下的独特压痕。
物证室铁门开启的声响在午夜格外刺耳。2003年失踪案封存的纸箱里,王春梅的病历表第一页就贴着产科记录:接诊医师林玉茹,听诊器编号KY-037。
林穗的手指在母亲签名上颤抖。窗外炸响的惊雷中,她仿佛看见1998年的产房,母亲的听诊器正压在某个产妇的脖颈上。
证物科突然来电:林法医,您上周送检的下水道水样,硅藻种类和您母亲骨灰盒上的残留物匹配。
暴雨猛烈敲打着窗玻璃。林穗翻开母亲的工作笔记,在泛黄的纸页间找到一张产科值班表:1998年7月14日至16日,林玉茹连续三天值夜班,而那正是首起失踪案发生的日期。
手机屏幕亮起,技术科发来海鸥相机存储卡的解析报告。最后一条视频的元数据显示,文件创建时间是1948年8月13日,比相机生产时间早了整整四十二年。
**第六章
值班室幽灵**
镇医院旧档案室的霉味钻进鼻腔。林穗掀开防尘罩,1998年的夜班登记册上,母亲的字迹在7月15日那页晕染成团。红外光谱仪显示这是被反复擦拭后留下的乙醇残留。
这里。管理员老孙突然出声,布满老年斑的手指指向天花板。通风管道外侧有两道新鲜的划痕,金属断面在紫外线灯下
法医室抽屉最深处也有半枚同样的玉坠,用红绳系着母亲的工作证。那是林穗七岁那年,母亲从接生现场带回来的不祥之物。
痕检科!这里需要立体痕迹建模!老陆的吼声惊飞了电线上的麻雀。三维扫描仪蓝光扫过砖缝,青苔分布图上出现两处不自然的断层——某种柱状物体曾在这里反复摩擦,间距正好与担架支架吻合。
殡仪馆运尸车到来时,林穗正趴在潮湿的地面上。放大镜里,几根卡在砖缝的白色纤维微微反光,这是医院常用的无菌包布材质。她顺着纤维方向抬头,巷尾那堵剥落的围墙后,镇医院废弃的后勤楼轮廓在雨中若隐若现。
解剖室里,第三具尸体在无影灯下泛着青灰。林穗用棉签擦拭尸体耳后的荧光痕迹,试剂突然变成血红色。汞中毒来源不是食物或空气。她将试管递给助手,接触点在这里。
紫外线灯扫过尸体颈部,暗紫色的扼痕中浮现出细小的圆形光斑。林穗的呼吸一滞——这是老式听诊器耳环才会留下的独特压痕。
物证室铁门开启的声响在午夜格外刺耳。2003年失踪案封存的纸箱里,王春梅的病历表第一页就贴着产科记录:接诊医师林玉茹,听诊器编号KY-037。
林穗的手指在母亲签名上颤抖。窗外炸响的惊雷中,她仿佛看见1998年的产房,母亲的听诊器正压在某个产妇的脖颈上。
证物科突然来电:林法医,您上周送检的下水道水样,硅藻种类和您母亲骨灰盒上的残留物匹配。
暴雨猛烈敲打着窗玻璃。林穗翻开母亲的工作笔记,在泛黄的纸页间找到一张产科值班表:1998年7月14日至16日,林玉茹连续三天值夜班,而那正是首起失踪案发生的日期。
手机屏幕亮起,技术科发来海鸥相机存储卡的解析报告。最后一条视频的元数据显示,文件创建时间是1948年8月13日,比相机生产时间早了整整四十二年。
**第六章
值班室幽灵**
镇医院旧档案室的霉味钻进鼻腔。林穗掀开防尘罩,1998年的夜班登记册上,母亲的字迹在7月15日那页晕染成团。红外光谱仪显示这是被反复擦拭后留下的乙醇残留。
这里。管理员老孙突然出声,布满老年斑的手指指向天花板。通风管道外侧有两道新鲜的划痕,金属断面在紫外线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