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贵脚底踩着竹杆,经这一撞,竹竿向后滑,人就往前倾,正好撞到巧巧身上。
data-faype=pay_tag>
想占老娘的便宜!巧巧说着就抓冯子贵领口。
二柱见状,上前拧住冯子贵的手腕,往外狠狠掰。何秉煌气得眼发红,拿起一根竹竿就要向二柱头上掼。冯子贵见了一惊,连忙说:秉煌你住手。
何秉煌气愤填膺,可无论什么时候,冯子贵的话就是圣旨,忍死血也要听的。
二柱见这样就松开了手,指着冯子贵说:你给我放仔细点。
这时就有看热闹的群众将二柱和巧巧拉拉扯扯地拖走了。
冯子贵觉得很窝囊。他问自己:如果我现在不是村长,会不会忍下这口气
四
冯子贵的老婆萍萍没有埋怨丈夫管闲事,心想:谁让他是村长呢这秉煌也真够可怜,我们不帮谁帮他!可是,自古有寡妇门前是非多,于是,萍萍对冯子贵说:我看郑爱莲那里你就别去了。
郑爱莲就是巧巧说的那个寡妇,丈夫前年病死的。为了看丈夫的病,她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还是没能挽回他的生命。现在,膝下只有一个10岁的男孩。
在江汉平原,孩子到了10岁时,都得大摆筵席庆祝孩子生日。可郑爱莲没往这上面想,不是不愿,是家里太穷。请客本是极大的浪费,可是礼尚往来,人家送你礼金,到时你就得还情,哪来的钱
冯子贵夫妇很同情郑爱莲,特别是妻子萍萍常去帮忙。但毕竟是女人,有些事是帮不来的。所以,冯子贵也常常在郑爱莲家里出出进进。先前同巧巧吵,听了那些不三不四的话,他打消了去郑爱莲家帮忙的想法。
郑爱莲原本指望冯子贵过来帮帮忙,后来巧巧那话就传到了她耳朵里,她料定冯子贵不会来了。白蘑菇虽然赚不了多少钱,但对于她来说,比种地要划算,她不像别人,可以丢开家里去镇上务工,在家里既照顾孩子忙家务活,又可以种植蘑菇,郑爱莲就很投入。油盐柴米,孩子的学费都来自白蘑菇。去年种了一年,自己和孩子都添了些新衣服。儿子又特爱吃白蘑菇,郑爱莲变着花样做。看着儿子埋头憨吃的样子,心里就很高兴。
竹竿是冯子贵买来堆放好了,铁丝也是冯子贵上街称的。就这么堆放了几天,也不见冯子贵来,郑爱莲就自己在家中空出的一间房里搭起架来。
她把去年的简易架拆去,准备搭上几层。可是,一不小心,手被铁丝刺得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