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智果是在胡说八道,没有听从他的劝谏,还是立智瑶为家族继承人,可见先见之明是多么的重要。

    智瑶升任正卿后,名正言顺的执掌了晋国的军政大权,他也想仿照前任赵鞅,重新振兴晋国的霸业。

    当时的国际格局是晋齐楚越四强争霸,而晋国是传统霸主,经过几次内乱后实力衰退,其他三国趁此机会不断挤压晋国的霸主地位。

    智瑶决心要夺回属于晋国的荣誉,他先是在公元前472年率军攻齐,在梨丘与齐军大战时,智瑶身先士卒,作战十分勇猛,亲手俘虏了齐国大夫颜庚,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公元前468年,智瑶又率军伐郑,由于齐国出兵救援,智瑶撤军了。

    后来智瑶又把视线转向了北方中山国的附属国夙繇国,但是由于进军夙繇国的道路狭窄,兵车无法通过,于是智瑶心生一计。

    他先命人在晋国铸造了一口大钟,钟的口径正好设计为一辆战车的两轨之宽;钟铸好后,智瑶派人给夙繇国君传话说晋国为其铸造了一口大钟,请派人到晋国取回大钟。

    于是,夙繇国君派人开凿道路取钟,结果路一修好,晋军长驱直入顺势灭掉了夙繇国,其故土也成为了智氏属地,这才叫真正的送钟(终)。

    在对外折腾完后,智瑶计划在国内开始折腾。智瑶在对外战争中深感晋国政出私门,众卿各自为政,国家难以调用全部力量进行对外争霸,导致晋国的霸主地位并不稳固。对于智瑶这种能力与野心都双双爆棚的人来说,肯定不愿意也不会让这种状态持续下去。

    而要彻底结束这种状态,办法只有一个——统一晋国,无论是晋君统一还是智瑶帮助晋君统一。要实现这个目标,势必就要触动其他三卿的利益,尤其要与赵无恤在公仇私恨的情形下,两家的矛盾会彻底激化。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智瑶没有按耐住他那颗急切躁动的心,还是决定出招了。

    在他看来不论其他三卿如何接招,最后的赢家好像都是自己。

    公元前455年,智瑶以增强晋国国君的力量为由,准备向赵魏韩三家索要一个万户邑之地。

    智瑶这一招非常毒辣,智氏经过智瑶多年的经营,封地面积、人口和经济实力都非常雄厚,居于四卿之首,若三卿献地则会越献越弱,直至最后被智氏吞并;若是不献,智瑶则会以晋君的名义召集全国的力量讨伐,也会陷入被动的局面。

    智瑶首先向韩氏开刀了,他将韩康子韩虎叫到办公室说了一堆大道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