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殿下,真有这样的准备了?”

    “有了,阁老,无非一死就是!”朱瞻墡淡然一笑,淡然处之,“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春秋会记住,孤是善是恶,是明主还是昏君,皇爷爷虽远在漠北,也会支持我。”

    杨士奇闻言,大为震动!

    他不敢相信,这般话,能是一位少年说出来的。

    果真是天佑大明!

    上天真赐予了大明一位可旺三代的雄主圣君。

    “老臣杨士奇,三拜殿下——!”

    “阁老不必如……”

    “不——!”

    朱瞻墡还未说完,就被杨士奇打断,“不可,殿下一定要受老臣这三拜!老臣若不是年纪大了,已到了辞官归隐的年龄,不然一定要做殿下手中改革最为锋利的利刃,可惜老臣生也逢时,也不逢时……”

    “这锋利的改革利刃,还是让于谦,让王阳明来做吧!”

    “殿下,于谦跟王阳明都是大才,他们都可为大明开万世太平,老臣退下来后,一定要召他们即刻入阁!”

    “好——!”朱瞻墡点点头答应,上前亲自将杨士奇搀扶起身,“阁老不必如此大礼,孤就打算等你们三杨一退休,就让于谦先拜内阁首辅,然后王阳明先做阁员。”

    “呵呵,好好好。”杨士奇连道了三声好,满面笑容,“殿下既然什么都考虑好了,老臣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大明未来可期,永乐盛世必将再上一个台阶。”

    目送着杨阁老离开。

    朱瞻墡这就前往了火器司。

    等到临近黄昏他才返回御书房。

    朱瞻墡快速传膳,吃了一点东西后。

    就又开始处理起公务来。

    这桌子上还放着朱棣送来的几封密信。

    朱瞻墡打开一封封看完后。

    沉思片刻,

    轻声念叨,

    “皇爷爷是要我依照于谦之前写过的《平戎策》,再拿出一份治理蒙古的方略吗?”

    “这个东西还真不好拿办法!”

    “我找找于谦那个……,似乎就在这里。”

    朱瞻墡起身开始翻找起身后的书柜来。

    终于在一堆奏折中,找到了当年于谦写的《平戎策》。

    回到书桌,朱瞻墡再次研究。

    最后对着皇爷爷给自己那几封信,开始思索起来。

    “皇爷爷问我长城还要不要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