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已经在率军奔袭江南。
要不了多久就能达到江南。
到那时,江南大定。
朱瞻墡不再去想江南的事,等候前线的捷报传来就是。
此时的他,正跟内阁诸位大人们,
商议起一件更为要紧的事情。
朱棣的信已经送到了京城有几日了。
里面提到了要再开一次科举,进行一次恩科的事情。
要开恩科,
而且还要招收全新的人才。
那就不只是要继续如前次的科举一样进行考试,
甚至这一次,最好还要进行更进一步的科举改革。
朱瞻墡看着几位大人,
出声道:
“上一次科举,孤的改革,陛下很是满意,皇爷爷他这次送回来的信中,也再次提及了此事!他要求此次一样要不同于以前的科举考试……”
“甚至最好出一点能上马打仗,下马也能治理一方的人才。”
“皇爷爷还说,这一次的状元,他要抽调去前线效力。”
杨士奇闻言,首先想了一下,然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殿下,如果再用上一次的理念来进行科举考试的录用标准,那朝中的士大夫们,还有天下的传统读书人们,肯定是不会满意的。”
朱瞻墡闻言,
点头道:
“杨阁老,对,孤就是要他们不满意!他们若是要玩这个新游戏,那就要守孤新的科举规矩,至于朝中的士大夫和这群旧思维的读书人们,他们未来几年如果不顺应潮流,那就休想再入朝为官。”
“其实这也有莫大的好处,至少他们的儿孙们,不会占着家学私塾的优势,垄断更多士子们的教育资源,他们本就比寻常百姓家的学子更具优势了。”
朱瞻墡所言不错。
如果继续考传统的试卷。
学传统的科目。
谁最占便宜?
必然是那些士大夫们的孩子们占优势。
人家从小就是“书香门第”,
连学八股文都有专门的先生教授。
这本身就对百姓家的孩子不公平。
长此以往下去,大明的科举早晚会成为世家大族,门阀权贵们垄断的上升渠道。
杨荣听到殿下这么一说,也是十分赞同,他点头附议道:
“殿下所言极是,这一次科举还是得跟上次一样选拔全新的人才!这一次乃
要不了多久就能达到江南。
到那时,江南大定。
朱瞻墡不再去想江南的事,等候前线的捷报传来就是。
此时的他,正跟内阁诸位大人们,
商议起一件更为要紧的事情。
朱棣的信已经送到了京城有几日了。
里面提到了要再开一次科举,进行一次恩科的事情。
要开恩科,
而且还要招收全新的人才。
那就不只是要继续如前次的科举一样进行考试,
甚至这一次,最好还要进行更进一步的科举改革。
朱瞻墡看着几位大人,
出声道:
“上一次科举,孤的改革,陛下很是满意,皇爷爷他这次送回来的信中,也再次提及了此事!他要求此次一样要不同于以前的科举考试……”
“甚至最好出一点能上马打仗,下马也能治理一方的人才。”
“皇爷爷还说,这一次的状元,他要抽调去前线效力。”
杨士奇闻言,首先想了一下,然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殿下,如果再用上一次的理念来进行科举考试的录用标准,那朝中的士大夫们,还有天下的传统读书人们,肯定是不会满意的。”
朱瞻墡闻言,
点头道:
“杨阁老,对,孤就是要他们不满意!他们若是要玩这个新游戏,那就要守孤新的科举规矩,至于朝中的士大夫和这群旧思维的读书人们,他们未来几年如果不顺应潮流,那就休想再入朝为官。”
“其实这也有莫大的好处,至少他们的儿孙们,不会占着家学私塾的优势,垄断更多士子们的教育资源,他们本就比寻常百姓家的学子更具优势了。”
朱瞻墡所言不错。
如果继续考传统的试卷。
学传统的科目。
谁最占便宜?
必然是那些士大夫们的孩子们占优势。
人家从小就是“书香门第”,
连学八股文都有专门的先生教授。
这本身就对百姓家的孩子不公平。
长此以往下去,大明的科举早晚会成为世家大族,门阀权贵们垄断的上升渠道。
杨荣听到殿下这么一说,也是十分赞同,他点头附议道:
“殿下所言极是,这一次科举还是得跟上次一样选拔全新的人才!这一次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