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再说说苏舜钦吧,最后削官为民,这可惨了,连党藉都被开除了,还好没被双规,于是跑去苏州买下个园子,修葺扩建了一下,准备在苏州这个大宋的后花园养老了,却不曾想,因此弄出一个与世无双的旅游景点来,还写下了一篇《沧浪亭记》。

    许清躺在床上,窗外月光静静窥人,一时也睡不着了,他倒不是和范仲淹一样,为改革之事烦心,他是闲得那个蛋痛,思绪竟飘出了十万八千里:在中国,特别是宋代以后,为什么那些最瑰丽、最震撼人心的词章,都是在作者人生最底谷的时候,才催生出来的呢?

    不光以上提到的这两篇,老苏的《赤壁怀古》、杨慎的《临江仙》,连王阳明的心学去是跑去贵州那边的荒山里弄出来的,诸如这般的例子举不胜举。

    这可有意思了,难得这些人春风得意之时都没时间去思索文学问题?或说是人都有些犯贱,不往死里打击一下,这精神就没法得到升华?若真是这样,那中国的文学根子上是不是都可以叫做悲剧文学,嗯,什么乱七八糟的,不想了,还是想想家里的红菱和小颜吧,美美睡一觉先,明天起来再去欣赏一下老范的熊猫眼,挺有意思。

    第二天许清起来,刚在后衙里打几下太极拳,就看到范仲淹、狄青、赵野分别走出了房间,移目扫视一翻后,让许清惊讶得手上的太极拳都停了下来。

    只见不光范仲淹,其他两人同样拖着个大眼袋,许清看着三双黑呼的熊猫眼,彼此还在不停的瞪来瞪去,让他忍不住仰天长啸,老天爷啊,我本来只想要一片树悠,天澹如洗,群鸟回翔。

    “秦山,前面带路!”许清骑着黑寡妇驰骋往前,回头呼叫道。

    二十几人都背弓带箭,连许清也不例个,许大官人向来提倡工作生活两不误,找马嘛,顺便打打猎,改善一下伙食正好,许清箭术不错,十步之内可中直径三尺的红心。出于对自己箭术的自信,他才把秦山这个教导营第一神箭手叫出来,免得到时又只能感叹高处不胜寒。

    “可是大人,山民来报马不是在这边发现的啊?”

    秦山这家伙就是木脑袋,许清气得翻眼说道:“你傻啊,这马不长脚嘛,难道一夜过去了,它不会跑到这边来?算了算了,报在哪边你就往哪边带路吧,反正这猎物也是会长脚的。”

    赵野一群人在后边哈大笑起来,连傻子都知道监军大人是以找马之名,出来打猎的了,秦山竟还去认真,若不是许清等下还望着他多射些猎物,怕是此刻就得乖乖混回去面壁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