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初露锋芒
景仁宫比冷宫奢华百倍,但危机也多了百倍。入住第一天,虞清歌就发现自己的茶水里被人下了泻药。
果然来了。她冷笑,悄悄将茶水倒进花盆。
薛嬷嬷作为她的救命恩人,被特许跟随服侍。老嬷嬷检查了送来的衣物和被褥,从中挑出几根细如牛毛的银针。
林贵妃的手段。薛嬷嬷低声道,她不会让你好过的。
虞清歌点点头:意料之中。
她并不急于反击,而是低调行事,每日除了给皇帝请安,就是闭门读书。皇帝对她颇为赏识,时常召她到御前谈论诗书。
一个月后,机会来了。宫中传出消息,北疆战事又起,而军饷再次被克扣,导致前线将士怨声载道。
皇上为此大发雷霆。薛嬷嬷打听来消息,赵德安已经被革职查办。
虞清歌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嬷嬷,帮我送一封信给父亲的老部下,现在的兵部侍郎程大人。
信上只有寥寥数语:程叔父安好侄女偶得家父旧物,疑与北疆事有关,盼一见。
程侍郎果然冒险前来。在御花园偏僻的角落,虞清歌将一份血书交到他手中。
这是......程侍郎展开一看,大惊失色。
父亲在狱中所写。虞清歌声音哽咽,他料到赵家会销毁证据,所以将赵德安贪污军饷的账目默写下来,托狱卒带出。那狱卒良心未泯,将血书藏在我入宫时的包袱里,前几日才被我发现。
程侍郎激动不已:有此证据,虞兄的冤屈可雪矣!
不急。虞清歌冷静地说,仅凭这个还不足以扳倒赵家。我们需要更多证据。
你有什么打算
虞清歌凑近低语几句。程侍郎先是一惊,继而露出钦佩之色:虞兄有女如此,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
三日后,皇帝在御书房召见虞清歌。
爱妃近日可好皇帝和颜悦色地问。
虞清歌盈盈下拜:托皇上洪福,臣妾一切安好。
皇帝示意她起身:朕听说,你在查虞家的事
虞清歌心头一跳,却不慌不忙:臣妾不敢隐瞒。身为人女,若对父亲的冤情不闻不问,是为不孝。
你倒是坦率。皇帝笑了笑,突然话锋一转,你觉得,虞家真的冤枉吗
虞清歌直视皇帝的眼睛:皇上明鉴。若家父真有反心,又怎会在狱中以血为墨,记下赵德安贪污军饷的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