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实现工业现代化。”

    宋长清同志微微一笑,点头认可:“说得好啊,你这年纪,能有如此清醒且长远的认知和思考,相当难得。”

    言罢,他转头看向钱伟强校长:“钱老,你们浙大出人才。”

    钱校长笑道:“这孩子,简直跟昌华同志年轻时一模一样,不过性情要活泼些,脑子也更灵活,他要是学物理或者数学就好了,我可以亲自带,也省得被你们工业部抢走。”

    宋长清摆摆手道:“哎,我只是来看看,没有别的想法。”

    钱伟强笑而不语,虽说陈俊生是陈昌华同志的后人,身份十分特殊,但却没达到劳驾宋副部长亲自来访的层次。

    所以,钱校长心里有数,这就是来“抢人”。

    不然堂堂工业部副部长,有必要坐在大学宿舍里,听小陈同志讲课?

    其实这也侧面反映出,眼下国家高层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尤其陈俊生这样的“实干家”。

    似乎为了验证钱校长的想法,宋长清同志随后就说:“俊生啊,你陪我到楼下走走。”

    “好的。”陈俊生毕恭毕敬地答应下来,宋副部长的这句“俊生”,和刚才同他握手时称呼的“俊生同志”,语气截然不同。

    陈俊生的态度也自然而然的有所转变,从起初的礼貌变为恭谨。

    到了楼下,宋副部长走在前面,陈俊生亦步亦趋的跟着,始终保持半个身位的距离。

    “你去年在饶城兵工厂搞沪城555牌座钟的仿制品,华夏钟厂的很多老同志,意见不小。”宋长清淡声开口道。

    “华夏钟厂的产品做得好、品质高,这是公认的。”

    陈俊生先夸再骂:“但是身为国营大厂,在生产效率无法满足社会民生需求的情况下,就应该主动找有能力的同志们帮忙解决产能问题,而非安于现状,置民生于不顾。”

    “你这个小滑头,真会替自己开脱。”

    宋长清笑骂一句,然后又问:“那老乡瓜子厂,也是你创办的吧?这么赚钱的项目,为何不坚持做下去?”

    “瓜子厂赚钱归赚钱,但是这个世界上,多一家或者少一家瓜子厂没什么影响,我想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业上。”陈俊生回答道。

    宋长清微笑道:“所以你接着就创办了复兴电子公司,还想着跟浙大联合建立材料科学研究中心,另外还要派人去东瀛参观学习。”

    陈俊生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