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果然有钱!”

    陈俊生打开箱子,首先映入眼帘的,赫然是一沓沓崭新的泛着油墨香气的大团结!

    每沓一百张,一共有四沓。

    足足四千元整!

    1981年的四千元,是个什么概念?

    现在的物价是由国家统一定制的,国营粮油店里的大米,每斤售价为1毛4分2厘。

    猪肉一等:8毛4一斤,

    猪肉二等:7毛8一斤。

    食用油:每斤8毛。

    面粉:每斤1毛8。

    粗粒盐:每斤1毛5,白糖:每斤7毛8。

    大白菜,西红柿等平价蔬菜每斤仅售2分钱。

    供销社里的白糖冰棍3分钱一根,火柴2分钱一盒……

    不过这年头的粮食、猪肉、布匹等诸多民生物资都是需要凭票购买的,否则有价无市。

    有些地区甚至连购买火柴、肥皂之类的生活用品都要用到相应的购买券。

    没票没券的情况下,普通老百姓从正规渠道买不到东西怎么办?那就只能去黑市高价求购。

    计划经济时代,物资紧缺,商品流通受限,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有钱买不到东西的情况屡见不鲜。

    但不论什么年代,有钱总比没钱好!

    况且,这箱子里除了四千块钱以外,还屯着800市斤全国粮票、120斤肉票、300尺布票,以及少量烟票。

    “狗娘养的张跃进,真是硕鼠!”陈俊生心里啐了一口。

    众说周知,国内发行的各类票证中,粮票是最关键的硬通货。

    粮票的依存基础是粮本,有了粮本才能取粮票,城乡居民购买粮食制品、出门下馆子,除了花钱之外,还得有粮票。

    乡下人不仅没有粮本,还要夏季交公粮,秋季交提留,农闲的时候当义务工兴修水利…

    这就是城乡之间最大的身份差别,也是现阶段农转非特别吃香的关键因素。

    此时的广大农村,一大家子吃不饱饭的情况依然存在;

    绝大多数农村家庭一年到头难得吃上几顿猪肉,肚子里普遍缺油水;

    想要做件新衣服,得一家老小攒着布票等到过年。

    香烟更是奢侈品。

    反观张跃进这个王八犊子,手里捏着一点小权,他要钱有钱,要票有票,富得流油!

    “这笔钱,就当是我从信用社里贷的款,只要让我先富起来,往后我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