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么会变成这样

    我想起第一次高考前,父亲特意找人把奖状裱了框,说闺女以后要上青北。

    第二次失利后,母亲连夜熬了鸡汤,说补补脑子,下次肯定行。

    他们为我付出这么多,我却连个大学都考不上。

    苏渺,别想太多了。

    母亲的声音突然从门外传来,她轻轻推开门,端着一杯热牛奶。

    咱们还有普通一本和专科,总能上大学的。

    我接过牛奶,温度透过玻璃杯烫到掌心。

    父亲也跟着进来,往我枕头底下塞了个护身符。

    这是庙里求的,保准灵验。

    我心里只有感动。

    为了支撑我复读的费用,父母长期不在家,经常24小时在外干活。

    我之所以奋斗,也是为了不辜负他们的心血。

    可我们好不容易等来的机会,却再一次落空了。

    爸,妈,是我对不起你们......

    听到我的话,母亲当场哭出声,父亲则颤抖着点了根烟,却怎么都打不着火。

    他们让我不要胡思乱想,替我盖好被子,关上灯,才从房间离开。

    深夜,我翻来覆去地想着这些事情。

    那些被拒的画面不停在脑海里闪回,老师们厌恶的表情、父母每次失望又强撑的笑容......

    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却又抓不住头绪。

    3.

    不过好在,我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

    由于之前失望了太多次,这次除了京大,我还填报了一所国际学校。

    也许我家里真的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内情,但是无所谓,只要我能够去国外,一切都还有机会。

    青北京大不要我,但是国际学校这种只看钱的地方,绝对是绰绰有余。

    只要能有个大学收留我,再普通的学校我也认了。

    日子在煎熬中一天天过去。

    当国际学校的拟录取名单公布,我的名字赫然在列。

    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消息传开的第二天,学校的车队浩浩荡荡开进了村子,锣鼓声、鞭炮声震耳欲聋。

    我们住在乡下的村庄里,这一行动使其他村民对车队议论纷纷。

    时不时有村民过来祝贺我对父母。

    哎呀,你们家就是有福气,养个女儿都能出息!

    我听着不舒服,但父母却喜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