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一,毕竟如果抓错了人,那么那个真正的犯人可能就在他们身边。
既然邻居们的证词表明奶奶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那他又有什么理由要杀害这位唯一相信他、收留他的亲人仅仅因为生活困顿或和三年前一样因为一次不和争吵而痛下杀手这不符合常理。
其次是手法。
两次作案手法高度相似,精准,狠厉,这不像是一个冲动杀人或者情绪失控下的行为,更像是一种……冷静的、有预谋的屠戮。如果陈默是三年前的凶手,这三年的底层生活和社会排斥,是否还能让他保持如此专业的杀人技巧如果他是这次才动手杀害奶奶,为何要模仿三年前的手法这不是明摆着往自己身上泼脏水吗
但现场几乎没有留下太多挣扎的痕迹,这说明受害人和嫌疑人很有可能认识。
最后是受益人。
三年前案子的最大受益人是弟弟林峰。他不仅摆脱了养子这个可能让他不安的身份(如果父母修改遗嘱),还顺利继承了所有家产和公司,甚至接收了哥哥的女友。如今奶奶去世,虽然老太太名下没什么财产,但她的死,却能将陈默彻底钉死,永绝后患。
我重新调阅了三年前的卷宗,看得更仔细了。老王是个经验丰富的警察,但当时似乎也被林峰那悲痛欲绝的表现和看似合理的证词所影响,加上社会舆论的压力,调查方向从一开始就比较集中在陈默身上。卷宗里记录了林峰的证词,他说听到哥哥和父亲因为公司经营理念和毕业去向问题发生激烈争吵,言语中甚至有断绝关系的气话。他还提到陈默性格有些孤僻、偏激。这些证词,现在看来,似乎都带着某种不动声色的引导性。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当时现场勘查报告提到,在靠近门口的走廊地板上,发现了一处非常不起眼的、疑似被擦拭过的鞋印,但因为太过模糊且无法提取有效特征,最终没有被采纳为关键证据。这个鞋印的尺寸,似乎比陈默的脚要小一些。
林峰……我敲击着桌面,陷入沉思。这个看起来阳光开朗、事业有成、对养父母孝顺、对哥哥惋惜的年轻人,会不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小李,我拿起内线电话,去查一下林峰,就是死者夫妇的养子,现在是恒通集团的董事长。查他近期的行踪,特别是案发时间段的不在场证明。还有,查一下他公司近年的经营状况和他的个人财务情况,越详细越好。
查他小李有些意外,赵队,您的意思是……
没什么意思,只是例行排查。我打断他,另外,把三年
既然邻居们的证词表明奶奶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那他又有什么理由要杀害这位唯一相信他、收留他的亲人仅仅因为生活困顿或和三年前一样因为一次不和争吵而痛下杀手这不符合常理。
其次是手法。
两次作案手法高度相似,精准,狠厉,这不像是一个冲动杀人或者情绪失控下的行为,更像是一种……冷静的、有预谋的屠戮。如果陈默是三年前的凶手,这三年的底层生活和社会排斥,是否还能让他保持如此专业的杀人技巧如果他是这次才动手杀害奶奶,为何要模仿三年前的手法这不是明摆着往自己身上泼脏水吗
但现场几乎没有留下太多挣扎的痕迹,这说明受害人和嫌疑人很有可能认识。
最后是受益人。
三年前案子的最大受益人是弟弟林峰。他不仅摆脱了养子这个可能让他不安的身份(如果父母修改遗嘱),还顺利继承了所有家产和公司,甚至接收了哥哥的女友。如今奶奶去世,虽然老太太名下没什么财产,但她的死,却能将陈默彻底钉死,永绝后患。
我重新调阅了三年前的卷宗,看得更仔细了。老王是个经验丰富的警察,但当时似乎也被林峰那悲痛欲绝的表现和看似合理的证词所影响,加上社会舆论的压力,调查方向从一开始就比较集中在陈默身上。卷宗里记录了林峰的证词,他说听到哥哥和父亲因为公司经营理念和毕业去向问题发生激烈争吵,言语中甚至有断绝关系的气话。他还提到陈默性格有些孤僻、偏激。这些证词,现在看来,似乎都带着某种不动声色的引导性。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当时现场勘查报告提到,在靠近门口的走廊地板上,发现了一处非常不起眼的、疑似被擦拭过的鞋印,但因为太过模糊且无法提取有效特征,最终没有被采纳为关键证据。这个鞋印的尺寸,似乎比陈默的脚要小一些。
林峰……我敲击着桌面,陷入沉思。这个看起来阳光开朗、事业有成、对养父母孝顺、对哥哥惋惜的年轻人,会不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小李,我拿起内线电话,去查一下林峰,就是死者夫妇的养子,现在是恒通集团的董事长。查他近期的行踪,特别是案发时间段的不在场证明。还有,查一下他公司近年的经营状况和他的个人财务情况,越详细越好。
查他小李有些意外,赵队,您的意思是……
没什么意思,只是例行排查。我打断他,另外,把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