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兵马分别,把北齐的重城晋阳,洛阳围了起来。
高湛得知消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六神无主。
陛下,不如给在淮南的高肃下旨,命他带着人马,驰援晋阳、洛阳两城。
还是右丞相蒋群才,想起了北齐的顶梁柱高肃,给皇帝献策。
爱卿说得极是!命他高肃带兵解两城之之,如有懈怠,定不轻饶!
高湛想起本家侄儿高肃,骁勇无比,把击退北周突厥联军的希望,寄托在了高肃身上。
远在淮南的高肃,接到皇帝的圣旨,立即星期夜赶回邺城,进宫面见九叔高湛。
这时,兵分两路的北周、突厥联军,在晋阳、洛阳城外,扬着弯刀,骑马绕城呐喊,耀武扬威,叫嚷着让守城的北齐兵,开城门投降。
高肃面见皇帝后,高湛把守卫京城的五万人马,交给他,由他领兵出征解救被围的两城。
从情报上分析,围困晋阳城的是突厥人,他们是自己手下败军。
高肃决定各个击破,先解晋阳之围,将围困晋阳的突厥人马,击败后,再挥兵南下驰援洛阳。
毕竟,自己手下下,只有五万人马。
高肃知道突厥人欢喜使用弯刀,锋利而轻灵,在两军对阵时,他把手持长戟的士卒,排在前阵。
后面是手持藤牌大刀的士卒,再后面,是弓箭手和弩箭手。
三排士卒,轮番滚动向前推进。
8
第八回:邙山大战
围困晋阳的突厥人马,听闻北齐的援军到达,领兵的是大将高肃,心里禁不住暗暗心虚。
他们早已领教过他的神勇,听闻他驻守在淮南,才敢答应和北周出兵北齐。
听到高肃才带了五万人马,想着自己有十万人马,突厥大将军阿斯达立即带兵布阵。
两军对垒,阿斯达见齐兵阵前,一位戴着面具的少年将军,手握一杆精铁长枪,威风凛凛骑在一匹黑马上。
难道他就是传说中的,那个美貌如女子的军神高肃是他率领北齐人马,把自己的父亲赶进了草原深处。
经过这几年的厉兵秣马,突厥才重新崛起,成为草原上的胜利之师。
奶的,今天定要摘下你的面具,看看你究竟是如何貌美
阿斯达双手各握一把,特别大的弯刀,双眼闪烁着仇恨目光,恨不得把那高肃生吞活剥了。
正想拍马舞刀上前,忽见戴面具的北齐将军,把手中的长
高湛得知消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六神无主。
陛下,不如给在淮南的高肃下旨,命他带着人马,驰援晋阳、洛阳两城。
还是右丞相蒋群才,想起了北齐的顶梁柱高肃,给皇帝献策。
爱卿说得极是!命他高肃带兵解两城之之,如有懈怠,定不轻饶!
高湛想起本家侄儿高肃,骁勇无比,把击退北周突厥联军的希望,寄托在了高肃身上。
远在淮南的高肃,接到皇帝的圣旨,立即星期夜赶回邺城,进宫面见九叔高湛。
这时,兵分两路的北周、突厥联军,在晋阳、洛阳城外,扬着弯刀,骑马绕城呐喊,耀武扬威,叫嚷着让守城的北齐兵,开城门投降。
高肃面见皇帝后,高湛把守卫京城的五万人马,交给他,由他领兵出征解救被围的两城。
从情报上分析,围困晋阳城的是突厥人,他们是自己手下败军。
高肃决定各个击破,先解晋阳之围,将围困晋阳的突厥人马,击败后,再挥兵南下驰援洛阳。
毕竟,自己手下下,只有五万人马。
高肃知道突厥人欢喜使用弯刀,锋利而轻灵,在两军对阵时,他把手持长戟的士卒,排在前阵。
后面是手持藤牌大刀的士卒,再后面,是弓箭手和弩箭手。
三排士卒,轮番滚动向前推进。
8
第八回:邙山大战
围困晋阳的突厥人马,听闻北齐的援军到达,领兵的是大将高肃,心里禁不住暗暗心虚。
他们早已领教过他的神勇,听闻他驻守在淮南,才敢答应和北周出兵北齐。
听到高肃才带了五万人马,想着自己有十万人马,突厥大将军阿斯达立即带兵布阵。
两军对垒,阿斯达见齐兵阵前,一位戴着面具的少年将军,手握一杆精铁长枪,威风凛凛骑在一匹黑马上。
难道他就是传说中的,那个美貌如女子的军神高肃是他率领北齐人马,把自己的父亲赶进了草原深处。
经过这几年的厉兵秣马,突厥才重新崛起,成为草原上的胜利之师。
奶的,今天定要摘下你的面具,看看你究竟是如何貌美
阿斯达双手各握一把,特别大的弯刀,双眼闪烁着仇恨目光,恨不得把那高肃生吞活剥了。
正想拍马舞刀上前,忽见戴面具的北齐将军,把手中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