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84,张彩霞的则是

    07,合起来正是

    8407——

    白云针织厂火灾的年份和月份。

    小李!

    他突然惊醒,去查

    1984

    年

    10

    月

    1

    日之后,所有

    AB

    型

    RH

    阴性血的失踪人口!

    话音未落,值班室的电话响起。市立医院太平间来电:昨晚丢失一瓶福尔马林,监控显示偷药者穿带补丁的绿军装,左袖口有星形烧痕

    ——

    和钟建国熨烫时留下的痕迹一模一样。

    陈立文冲向城中村时,暴雨已经淹没了石板路。裁缝铺的灯还亮着,透过蒙雾的玻璃,他看见钟建国正在缝纫机前工作,面前摆着块带血的布料,针脚在灯光下闪烁,组成了

    28——

    加上之前的

    8407,正是

    840728,和第一案现场的厂牌编号只差最后一位。

    他正要推门,巷尾突然传来惨叫。几个拾荒者围着下水道,竹竿上勾着半条人腿,裤脚处绣着木棉花,编号

    86015

    的厂牌挂在脚踝上,被雨水冲刷得发白。陈立文认出,那是张彩霞昨天刚领的新厂牌,而编号的最后两位

    15,正是今天的日期。

    暴雨中,他看见钟建国站在裁缝铺门口,手里拿着把带血的裁缝剪刀,刀刃上的医用酒精味混着雨水,飘向正在逼近的警车。但当陈立文冲过去时,老人已经转身走进里间,传来抽屉开合的声响

    ——

    那是在拿什么军功章还是下一个受害者的暂住证

    回到分局,李法医的新发现让案情更加复杂:张彩霞的指甲缝里,除了牛津纺纤维,还有少量的磷粉

    ——

    那是越战时期用于标记尸体的特殊材料。而钟建国的档案显示,他曾是

    1979

    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卫生员,1981

    年复员后分配到白云针织厂当门卫,正好赶上

    1984

    年的火灾。

    凌晨三点,陈立文盯着两张暂住证复印件:林秀芳的回执单上,经办人签名是

    老陈,而张彩霞的黑市证件上,发证日期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