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我是摄影师,我媳妇是种草姬,我们两年年帮村里卖汉服,少说也卖出去几十万单。

    可没想到,村民却转头嫌我俩赚的工资多,要给我们降薪。

    随后,更是在被我拒绝后恼羞成怒:

    只是拍拍照片发个视频就要挣村里的钱,哪有这么好的事儿?我们辛辛苦苦买布裁衣手作生产,不是让你俩坐享其成的!之前用你们是觉得你们年轻人创业不容易,现在世道变了!

    你出去打听打听,谁家发一条视频就要两千块的?别说什么设备拍摄剪辑之类的,不就是化妆修图吗?谁不会似的!

    大家都是一个村的,既然你们不仁就别怪我们不义,反正我们村子的汉服品牌也打出去了,以后就用不着你们了!

    我看明白了,这不就是过河拆桥吗?

    有些人从根上就穷惯了,谁也帮不了。

    1

    自媒体兴起后,我和媳妇抓住流量,主动拍摄起了我们的日常。

    用现在的词说,叫vlog。

    我们虽然是村里人,但媳妇长相姣好,也算个标致的小美女。

    再加上我给自己打造的人设。

    短短半年,我们竟然也有了过万的粉丝。

    要知道,有了这种体量的粉丝基础就能开橱窗带货了。

    大到生活用品小到日常美妆,只要通过我的链接下单,我们就能挣每单的分成佣金。

    这就意味着我俩坐在家里就能数钱,还去打什么工?

    这两年因为自媒体一夜暴富的人数不胜数,我俩竟也可能会成为其中一员。

    我正准备开通橱窗筛选货品时,媳妇伸手盖在我屏幕上。

    她凑过来,探着头看我。

    你说咱们要是带货挣钱的话,不如帮我婶子和迎春婶她们搞的那个服装厂打打广告?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

    我们村里确实有几个婶子组织起来搞了个服装厂,平日里做些花花绿绿的衣服。

    卖也卖不出去,送也送不出去。

    盈利的方式只有卖给镇上服装店这一条路,还不能保证每个月都有营收。

    因为这些“无用功”,她们没少跟家里人吵架。

    现在如果我们能借着自己的粉丝量在网上给他们宣传一波,想必效果应该不错。

    我俩转头一商量,与其便宜别人,不如借着这个机会给自己村里打打广告,也算另一种程度的反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