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容易在这里捕获。

    伴随着渔场的深入,船上的生产任务骤然加剧。船长关旭通过广播发布了新的激励机制:除了基础的计件奖金外,额外设立高值鱼捕捞贡献奖,根据每个班组捕获、处理的高价值鱼类的数量和品相进行排名,排名前列的班组将获得丰厚的额外奖金,而排名末尾的,则可能面临惩罚,比如扣除部分基础奖金,甚至被调往更差的岗位。

    这个看似公平的激励机制,如同一剂强效催化剂,瞬间点燃了船员们心中压抑已久的欲望和焦虑。原本就已经剑拔弩张的利益冲突,迅速从暗流涌动转变为公开的内斗。

    首当其冲的就是负责处理渔获的各个舱组。不同的舱组负责不同的甲板区域或处理流程,彼此之间既是协作关系,也成了赤裸裸的竞争对手。为了争抢处理高价值鱼类的优先权,为了提高自己小组的业绩,各种小动作、口角乃至肢体冲突开始频繁上演。

    妈的!那条金枪鱼明明是我们这边网里捞上来的!凭什么算到你们二组头上!

    放屁!鱼倒下来的时候就在我们脚边,谁先处理算谁的!

    你他妈再敢抢老子的鱼试试!

    抢你怎么了不服气!

    类似的争吵几乎每天都在甲板上发生。工头们对此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意无意地挑拨离间,只要不影响整体的捕捞效率,他们乐于看到这种竞争带来的活力。

    在所有舱组的内斗中,齐海山所在的甲板一组和董三负责管理的冷藏舱入库组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和尖锐。

    甲板组负责最初步的分拣和处理,累、脏、危险,但却是接触渔获的第一线。而董三掌管的冷藏舱,则负责最终的清点、称重、记录和入库冷冻。按照规定,甲板组处理好的鱼,需要经过董三这边验收合格后,才能计入该组的贡献值。

    董三利用这个权力节点,开始玩弄起了他那套谁听话谁吃好的权谋手腕。对于那些懂得孝敬他(比如私下塞烟、塞酒,甚至偷偷分给他一些好鱼)的小组或者个人,他在验收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帮忙虚报一些重量和数量。而对于像齐海山这样脾气火爆、不懂规矩、甚至公开质疑过奖金分配的刺头,董三则处处刁难。

    他经常以处理不干净、分级不准确、损伤过大等理由,故意压低齐海山小组的渔获评级,克扣他们的贡献值。有时甚至故意拖延验收时间,让齐海山他们辛辛苦苦处理好的鱼在甲板上多放一段时间,导致品相下降,价值降低。

    齐海山本就是个一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