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病人之后,它的反应速度就开始迅速变慢,直到如今的反复死机。通过更加细致的数据分段恢复的手法可以看出,以前的病人也会导致卡娅运行速度多少变慢一些。这很正常,精神病人或多或少都有如此能力。而且,这种慢意味着丰富的经验,就如成年人不会像小孩子那么莽撞……但是,当下这位病人的能力非同寻常,看护她期间,卡娅运行速度变慢的曲线陡然飞起……显而易见,尽管硬件和软件运行良好,和这位病人有关的应用数据的处理难度却以几何级数增长,让本来优秀的硬件和软件显得渺小无助。

    存储资料中只有接手和交付病人的时间,没有病人的名字或者任何其他资料,我无法知道当下的病人是谁,也不知道关于这位病人的其他信息……不过,毫无疑问,这位病人是一位与众不同的人。某一个瞬间,我对此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如今,我不记得那个瞬间究竟是何时,我的兴趣又究竟如何产生,但我已经知道,那个瞬间就是一切悲剧的起点。可惜,当时的我茫然无知,不失愉悦地走向了深渊。

    卡娅照顾这位病人不过一年多时间,却产生了极多的交互数据,如此数据量在其他病人身上从所未见。可以想见,二者之间的交互有多么频繁——后来我知道,其实谈不上什么交互,基本都是阿依拉的独角戏。

    阿依拉的戏剧表演的数据量如此之大,内容又如此丰富,而且不易理解。我看,赶得上看护一个普通精神病人的一生了。于是,我就更加明白,精神病院为什么因为卡娅的损坏而格外着急,也为自己加班维修卡娅找到了更加充分的理由——并非仅仅因为我的懦弱性格从而屈从了老板提出的要求,这让我感到一丝欣慰。

    其实,类似的问题不仅机器人碰到过,人类也碰到过,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死题。早有科学家搞出了一些古怪的题目,仿佛神奇的魔咒,人类只要一琢磨就会陷入一种癫狂的状态。据说,正是大脑的一种死机状态,恰如卡娅的死机。

    死题的根本原因,目前在科学界还没有确定的结论。不过,可以想象,如果是戴森球系统宇宙中的人类,他们的大脑运算,实际上依赖于戴森球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他们的思考,无非是戴森球系统中某个量子逻辑分区的运算。一旦一个问题的运算过程过于复杂,便会导致相关的戴森球系统量子逻辑分区陷入某种计算困境,死机就很正常了,和眼前的卡娅没什么区别。从这一点隐约能够看出,作为脱离硬件存在的意识场,似乎更倾向于一些比较高级但不那么消耗算力的事情,大脑却从事着和普通计算机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