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你婶子这段时间抽空纺的棉线,我估摸着你能用上,就也带了过来。”

    自从棉花到手后,村里人都琢磨起了棉被的做法,村里那几家被林回星送过棉被的人家,家里来来往往的人都没有听过,大家都来看一看,摸一摸,试图只靠看和摸就破解这棉被的做法。

    有了趁手的工具后,这弹棉花倒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林回星试着弹了一会儿,还从中得了趣儿,觉得这玩意还挺解压的。

    不过也就是林回星独自住在村尾,他在院子里临时搭的大木板上弹棉花才不会饶命。

    都说弹琴技艺不佳就像在弹棉花,这弹棉花的声音自然好听不到哪里去。

    经过大半天的劳动,林回星总算是把足够的棉花在木板上铺开弹得足够松软了。

    在现代有成品纱布,绷棉线的步骤就十分容易的,纱布往棉花上一罩,然后再按压服帖后再封口固定就行了。

    村里没有纱布,林回星就只能把棉线一根一根地在棉花上铺设成网状。

    中途因为林回星只知道大概流程,之前并未真的上过手,还走了一些弯路。

    又三天之后,林回星才制出了一床看得过去的棉被。

    村里的床都做得不是很大,所以这棉被做一米八就行了。

    确定棉被上的两层棉纱网都被自己按压磋磨得很服帖,轻易不会分层后,林回星甩了甩自己酸疼的手腕,长舒了一口。

    这做棉被可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要论人工,做这么一床棉被,要费这么多的功夫,怎么着都得收个百个大钱的加工费。

    村里需要做棉被的人很多,林回星也不想为难自己,弄清楚棉被的制作方法后,他就想着在村里找个徒弟了。

    上梁沟不管男女老少手里都有活要干,要是做白工,想来是没有人报名的。

    最后是林回星让苏大贵跟村里人说,以后大家想做棉被要给匠人手工费,这棉被做起来并不容易,所以做完一床棉被至少能挣三百个大钱,才有三四个小年轻来找林回星报名。

    林回星来着不拒,四个人都教了,最后是苏大华的儿子苏小山拔的头筹。

    之前林回星也见过苏小山几次,只觉得他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这次才发现这孩子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只过不以前家中条件不好,整日都为生计发愁,所以才失去了那属于孩子的活泼和活力。

    苏小山学会做棉被的流程后,也没立刻就接单,而是先用自家的棉被试做了一下,确定做出来的棉被在林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