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做干儿子,可当时的我并未在意,如今想来,若是当初答应了,或许后来的一切都不会发生,真是造化弄人。

    后来,姑姑在聊天时无意间透露我辍学的事,还说既然不上学,就回来继续帮忙。这句话让我之前努力维持的形象瞬间崩塌,在大家面前,我总觉得自己变得卑微了许多。无奈之下,我又回到了快餐店,继续做切墩儿的工作。不过,只要想到若涵,我就觉得生活还有盼头。

    冬天到了,这个冬天本应寒冷,可因为心中有期待,似乎也没那么冷了。但当我来到店里,第一眼没看到若涵,心里还是忍不住有些失落。她因为要冲刺高考没来店里,不过二妹来了。得知二妹能吃辣,我便时常调侃她,甚至在给她做饭时偷偷多放辣椒,想试试她的极限。有一次中午,二妹被辣得受不了,追着问我放了多少辣椒,我却佯装无辜:我没怎么放哇,是你不行!现在想起她当时的样子,我还忍不住想笑。从那以后,我也多了一个关心二妹的理由。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始终和若涵保持着联系。有一天,她突然说可能会在放假最后几天来玩,我兴奋得像个孩子,满脑子都是要怎么调侃她。我还记得第一次分开时,我们聊到她的出生地——北京宋庄,那里遍地都是艺术家和画家。当时我就暗自心想,难怪她学习这么好!她还答应我,等毕业后带我去宋庄逛逛,看看她长大的地方。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女孩子愿意和你分享这些,还许下这样的约定,说明她是真的想让你更深入地了解她。

    她如约而至,坐着大巴来到店里,叔叔阿姨去接她。我满心期待着与她见面,甚至在工作时都会走神,幻想我们见面后会聊些什么。是聊第一次写信的唐突,还是打电话时的尴尬,又或者是她会不会问我辍学的事我在心里默默构思着各种可能,想着如何应对。

    然而,相聚总是短暂的,很快就到了他们回家的时候,毕竟临近过年了。分别的那一刻,不舍之情涌上心头,夜里,我独自一人偷偷落泪。在我的生命中,能让我如此真心对待的人少之又少,若涵是第一个,也可能是唯一一个。

    新年到了,若涵睡到中午才起床,给我发了一张鞭炮的照片。或许照片本身并无特别之处,但因为是她拍的,我竟从中品出了一丝年味。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时候对过年的期待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亲戚们的各种询问:学习怎么样工作找得如何有没有对象什么时候结婚……这些问题让人头疼不已,过年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充满欢乐,反而成了一种负担。

    年后回来,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