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甘延寿、陈汤一锅端了。那句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说的就是收拾郅支单于这事儿。

    南匈奴这波

    曲线救国

    的操作,堪称古代版的

    战略转型。他们虽然失去了独立单于的名号,却靠着给汉朝当

    编外打手,不仅保住了族人的性命,还过上了相对安稳的日子。更有意思的是,南匈奴成了汉朝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

    中间商,帮着汉朝传递消息、调解矛盾,两头拿好处。

    曾经那个让中原王朝闻风丧胆的匈奴帝国,就这样在内卷和外敌的双重打击下,从

    狼群帝国

    变成了

    散装草原。这事儿也给咱们提了个醒:不管多强大的组织,一旦陷入内部斗争,离凉凉也就不远了。想知道北匈奴后来又发生了哪些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第八章

    北匈奴西迁:欧洲的狼来了

    上回书说到,南匈奴果断上演躺平认怂戏码,跟着汉朝大哥混,成功拿到五险一金保障。反观北匈奴,那是妥妥的

    死磕派,坚决不向汉朝低头,结果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只能打包行李,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西迁之旅。谁能想到,这一迁徙,直接在欧洲大陆掀起了史诗级副本,直接把欧洲人整不会了!

    北匈奴的西迁之路,堪称古代版荒野求生之极限挑战。他们拖家带口,赶着牛羊,从漠北草原出发,一头扎进茫茫大漠。白天,太阳毒得像个喷火怪,沙子烫得能煎荷包蛋,人畜渴得嗓子直冒烟,啃着比砖头还硬的干粮,舔着快见底的水囊;晚上,寒风跟窜天猴似的,帐篷被吹得直打摆子,远处狼群的嚎叫堪比死亡重金属,听得人后脖颈发凉。路上还时不时冒出几个野生部落,把北匈奴当移动

    ATM,一言不合就搞偷袭。

    但北匈奴人毕竟是马背上的战斗民族,骨子里刻着不服就干的基因。遇到敌人,抄起弯刀就上,直接上演草原版速度与激情;碰上恶劣环境,凭借祖传生存秘籍,愣是在荒漠里找到水源和草场。就这样,他们翻山越岭,跨过大漠,穿越中亚草原,终于摸到了欧洲的门槛。

    当时的欧洲,罗马帝国表面看着像高富帅,实际上已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内部矛盾多得像一团乱麻。北匈奴人就像嗅觉灵敏的草原狼,一下子就嗅到了上分的机会。

    公元

    374

    年,北匈奴骑兵开启狂暴模式,冲进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