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里已经和三家镖局、两家车马行搭上了关系。消息网络也初步成型,北边的商路已经打通。

    很好。我满意地点头,从今天起,再加一条——军需物资。

    老周一愣:军需

    嗯。粮食、药材、皮革,凡是边关将士用得上的,都暗中收购囤积。我从袖中取出一张银票,这是五百两,不够再问我要。

    老周接过银票,欲言又止。

    我知道他在想什么。一个闺阁小姐,为何要暗中经营这些但我没法解释,只能道:放心去做,日后自有大用。

    离开锦绣阁时,我注意到对面茶楼有个熟悉的身影——萧珩的贴身侍卫赵风。他假装喝茶,目光却一直盯着锦绣阁的方向。

    我心头一紧。萧珩的人怎么会在这里是巧合,还是...

    我压低帷帽,从后门匆匆离开。

    接下来的日子,我白天做端庄贤淑的姜家大小姐,晚上则通过老周的网络了解边关局势和商业动向。楚墨的信每隔十天半月就会通过特殊渠道送来,除了军情,偶尔也会提及边关的风土人情。

    半年后的一个雨夜,我收到了一封不同寻常的信。楚墨的字迹比往常潦草:

    北狄大军异动频繁,恐有大举进犯之势。朝廷虽增派兵力,但粮草军械迟迟未到。将士们冬衣单薄,恐难熬寒冬...

    读到这里,我的手不由自主地攥紧了信纸。前世这场战役发生在初夏,如今竟提前到了寒冬难道是我的干预改变了历史轨迹

    我连夜写了一封回信,详细列出了几个可能安全运送物资的路线,并承诺会想办法筹集一些军需。

    第二天一早,我乔装改扮去了锦绣阁。

    老周,我们现在能调动多少粮食和冬衣

    老周拨弄着算盘:粮食约两百石,冬衣五十套。若是加上药材和皮革,能凑三大车。

    不够。我摇头,至少需要十车。

    老周面露难色:小姐,这...需要更多资金。

    我沉思片刻,从发髻上取下一支金簪:这是我及笄时外祖母送的,值三百两。再加上这个——我又褪下手腕上的玉镯,当五百两没问题。

    老周大惊:小姐,这可使不得!

    非常时期,顾不得许多了。我将首饰推给他,尽快备货,走西线官道,打着赈济灾民的旗号。

    老周叹了口气,接过首饰:老朽一定办妥。

    就在我准备离开时,老周突然道:小姐,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