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就在我快要失去耐心,考虑要不要采取其他行动(比如提醒小雅,或者尝试联系公司监察部门)的时候,公司内部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一个关于历史数据迁移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提案,被提交到了技术委员会。提案人……赫然是王建国!

    这个提案本身看起来平平无奇,主要是指出一些旧服务器在数据迁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

    但奇怪的是,提案中不经意地引用了几个与Project_Phoenix_UserData_Report_Final(就是小雅备份的那个报告项目名)相关的技术参数和时间节点作为例子。

    这绝对不是巧合!

    老王是在用这种方式回应我吗他在用一个看似正常的技术提案,将历史数据、安全隐患以及与小雅事件相关的项目联系起来,试图引起技术委员会的注意或者,这只是他更大计划中的一步棋

    我无法确定。

    但我知道,事情似乎开始动了。

    24

    老王在匿名论坛投下的那颗技术讨论炸弹,确实搅动了浑水。

    关于

    Project

    Phoenix

    历史问题的讨论持续发酵,虽然还没有直接证据指向张扬,但怀疑的种子已经埋下。

    我每天都像侦探一样刷新着论坛,关注着每一个相关的帖子和回复,试图从中分析出老王的下一步意图和张扬的应对策略。

    但等待依然是煎熬的。

    老王没有再联系我,U

    盘也杳无音信。

    而小雅那边,听说内部调查组已经找她谈过几次话,她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的内心也充满了矛盾。

    一方面,我希望老王能成功,能揭露真相,还小雅一个公道。

    另一方面,我又害怕火烧到自己身上。

    毕竟,我是那个提供最初火种的人。

    而且,我在编程竞赛辩论环节留下的不良记录,可能让我在高层眼中本就属于不安定因素,一旦被牵连,后果难料。

    25

    就在这时,我又想起了陈默那日益黯淡的眼神,想起了特殊人才发展基金的秘密。

    张扬、赵敏这样的人平步青云,享受着不公的资源倾斜,而小雅、陈默这样的人却被无情地打压和边缘化。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我等待老王行动的耐心逐渐耗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