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入系统计算的命运。

    在这一连串机械严格的程序中,阿楠始终保持着隐秘的观察。她没有直接触碰那些仪器,而是静静记录下每一个细节:消毒水与记忆擦除液混合的气味、束缚带上社交LOGO的冰冷光泽、监控屏上那无情跳动的焦虑值……这些都仿佛在无声中揭示一个共同的命题:人在这里不再拥有自由思考的权利,所有的个体行为和心理状态,都早已被标准化、数据化,成为系统运作的一部分。

    阿楠深知,这一切正是政府与管理机构试图通过高科技手段,让每个被矫正者丧失自我个性、放弃独立判断的过程。正如那短视频算法通过不断更新、精准推荐,塑造一个又一个标准化的虚拟身份,矫正中心的每一项措施都无情地剥离掉人们身上所有可能引发自主意识的异质因素。她的目光在那一屏实时数据上停留,那里数值不断波动,如同一面冷漠的镜子,映照出一个个被迫同化的灵魂。

    站在这冰冷的地下治疗室中,阿楠体会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仿佛正面临着全面被系统抹除个性记忆的危险。她暗自警惕着每一个细节,记住每一个刻着各大社交LOGO的图案、每一个不断刷新的焦虑数据——这些都可能成为未来反抗这套制度的关键证据。此时此刻,她知道,唯有找出这些仪式化流程的破绽,才能在这冰冷且精密的系统里保留住自己那微弱而宝贵的独立性。

    离开矫正中心之前,阿楠最后看了一眼那冷冽的监控屏,屏幕上不断闪现着那些正常与异常之间的数据界限。而这一切,又仿佛和外界那流量不断推送的短视频推荐一脉相承,只是在不断消磨着每一位居民的真实自我。在这充满冰冷公式与数据的房间中,矫正中心与短视频算法的隐喻交汇,让人不得不感受到:当所有记忆与行为都被高效且无情的机器统一运作时,人类的个体差异,终将化作一串冰冷的数字,埋藏在无尽的系统程序中。

    9.

    业主群陷阱

    深夜时分,阿楠犹豫后决定加入那看似普通却令她心存戒备的防心委业主群。群聊界面模拟着主流社交APP那简洁明快的排版,每一则聊天消息都像是精心设计的程序推送,既显得温馨又暗藏玄机。群公告赫然写着:每日必须参与合规思维训练小游戏,以验证每位群成员的心理稳定性。公告下方,还公示着当天的训练主题,似乎在无形中设下一个层层筛选的陷阱。

    进入群聊后,阿楠发现群里的每位成员头像边框呈现不同的颜色,而这些边框颜色竟然精确对应于他们实时焦虑值的等级。冷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