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清晨,山林雾气氤氲,破庙前的空地上,两道身影一高一矮翻腾交错,拳风猎猎,石屑纷飞。
正是张炀与石头对练。
石头赤膊而立,年仅十一二,已隐有少年英勇之姿。拳脚翻飞,步伐稳健,起落有序,偶尔一拳轰出,空气中便响起“砰”的闷声,仿若虎啸藏其中。
张炀负手而立,静观不语。
他的面色比初入破庙时明显红润许多,肉身伤势虽愈,但周身灵力却仍被元魔禁灵链所死死封禁着,无法调动分毫。且那一战之后,体内百余穴窍干枯闭塞,纵然日夜以《周天炼体诀》淬炼,也仅打通十处穴窍,勉强维持部分气血流转,远未恢复昔日修为。
但张炀并不焦躁。
在这半年修养之中,他已确信石头天赋异禀。
“此子筋骨通透,血肉强健,骨生金光,五脏如炉……天生就是为炼体而生。”这是他在一次次为石头打熬经脉时得出的结论。
他曾以掌控内劲之法牵动石头脊柱骨节,发觉石头对痛苦的忍耐、对气血的感知,竟远胜当年自己同龄之时。
于是他再次改变心意,直接将《星辰炼体诀》前两层内容逐步拆解,结合自身经验,一式一招、倾力传授。
“马步扎稳,收腹提臀,沉气于丹田。气血如潮,自脊而起,过三关,落两肩,循四肢百骸周天运转……”
张炀站在石头身后,声线低沉却不容置疑。
石头咬紧牙关听着,额头汗珠密布,却纹丝不动。他虽听不懂那些窍穴丹田之说,身体却记下了每一分力量流转的路径,每一次苦痛过后,都会换来一次蜕变。
曾有几次,练到气血翻腾、鼻血横流,直至昏厥倒地,张炀只是默然将他提起,投入寒泉之中,等他苏醒,再接着锤炼。
“记住,真正的强大,不是天赋,而是你愿意承受多少痛苦。”
这句话,张炀不知说了多少遍。
石头也将其铭记于心。
半年时光,石头脱胎换骨,肌肉如虎豹交错,骨架拔高挺拔,眼中锋芒隐现,仿若野兽初成。
张炀甚至在他体内察觉到一丝灵气回涌的痕迹,令他心神微震,随即便陷入沉思之中。
夕阳沉落,林鸟归鸣,庙前的空地上,少年的拳影仍未停歇,宛如燃烧不尽的烈火,在风中,照亮渐沉的暮色。
等到日落,张炀负手而立,望着石头气喘如牛地完成最后一套拳法,嘴角终于浮现出一抹淡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