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不错,跟着他最起码少不了你的吃喝。”

    老三羊肉铺的杨掌柜目送张洛瑶远去,才跑回了店内准备收拾桌子。看到碟子里还放着半块红玉方,忍不住尝了尝,惊声道:“此物若放在蘸料中,肯定别有一番滋味。”

    想到苏砚已经离开了平安镇,又懊恼得捶胸顿足,“下次遇见他,说什么都得买两坛子。”

    苏砚从平安镇租了辆牛车,买了石磨,一百斤黄豆,五百个粗瓷坛子,总花费九百二十文。

    这是必不可少的投资,红玉方是长久生意,容不得半点马虎。

    出了平安镇,二愣子忍不住问道:“砚儿哥,以后还捞鱼吗?”

    苏砚笑道:“还舍不得那点鱼呢?”

    二愣子点了点头,又连忙摇头,“俺听哥的。”

    “鱼获少了,捕鱼多了,已经赚不到什么钱了。”

    苏砚越来越喜欢这位傻兄弟了,“红玉方是咱们以后的营生,明天帮我磨豆子,以后哥按月给你开工钱。”

    二愣子连连摇头,“俺不要工钱,俺有的是力气,哥给俺口吃的就行。”

    “说什么傻话呢?”

    苏砚笑着捶了他一拳,“还怕哥赚不到钱?哪怕张姑娘卖不出去,我也有办法卖出去。你等下也别回家了,帮我垒两个灶台。”

    张洛瑶的一番话给他提了个醒,也让他意识到高估了平安镇百姓的消费能力。若把目标放在酒楼客栈,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过结果是好的,张洛瑶愿意入伙,他也乐得合作。

    想在短时间内铺开市场,必须快速提高产量。

    回到家的苏砚让二愣子帮忙卸货,他找到了李四海,以每人十文的价格,雇了十位懂得修房盖屋的村民,修缮着几近坍塌东屋,垒了增加室温的火墙。

    得知苏砚修房盖屋,闲来无事的村民聚集在院子外面指指点点,时不时交谈几句。

    “又买磨又买豆子,他想做什么啊?”

    “赚到银子了没处花,吃饱了撑的呗。”

    “苏砚能把捕鱼的法子教给咱们,就冲这点,不发财都难。”

    “他把河里的鱼都捞光了,才想起你们来,大家累死累活都没他几个筐子抓得多,可笑的是你们还得感谢他。”

    站在人群里的苏睿阴阳怪气,看着苏砚忙碌的身影眼中闪过一抹狠厉。

    你不孝敬米面,我就彻底毁了你!

    村里人把你恨到骨子里,等你寸步难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