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铁舰重铸之志

    南京明故宫机场的残垣断壁间,凛冽的北风裹挟着冰碴子呼啸而过,如同日军刺耳的军号声,不断刺痛着众人的耳膜。探照灯的光柱在浓稠如墨的雪幕中艰难地撕开一道道口子,将忙碌的身影投射在满是弹坑与焦痕的跑道上,恍若一幅幅悲壮的剪影。杨涛挽起磨得发白的袖口,脖颈处的毒气疤痕在冷风中隐隐作痛,他深吸一口气,与四名士兵同时发力,肩膀上的麻绳勒进皮肉,发出沉闷的嘶吼声,将一截扭曲如麻花的钢梁缓缓抬起。脚下的冻土不时迸裂,碎石混着积雪飞溅而起,在防毒面具的护目镜上撞出细碎的冰花。

    “司令,石灰袋都埋进浅滩了!”彭博扛着两箱手榴弹从江边狂奔而来,棉帽檐垂挂着的冰棱随着步伐叮当作响,活像一串未完成的战鼓。他猛地将弹药箱砸在地上,震得方圆数米的积雪都簌簌扬起,“水雷队在下游三里地重新布防,就等鬼子的汽艇送上门!”话音未落,他瞥见杨涛手中那卷皱巴巴的图纸,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不过您说的捞军舰这长江水流喘急,暗礁密布,咱们拿什么捞?总不能靠兄弟们跳下去用肩膀扛吧?”

    杨涛直起腰,刺骨的寒风瞬间灌进汗湿的后背,他却浑然不觉,只是指了指远处江面。那里漂浮着一艘半截没入水中的日军运输船残骸,锈迹斑斑的船身如同巨兽的残骸,在浪涛中时隐时现。“看到那艘船了吗?去年秋天它触礁沉没时,船身三分之二还露在水面。”他从贴身口袋掏出用铅笔绘制的简易打捞图,纸张边缘已经被汗水洇得发皱,“紫云山的机械厂能造滑轮组,安庆那边有现成的起重机,咱们缺的只是时间——和决心。”

    “可修好军舰至少要半年!”陈淑贞抱着一箱盘尼西林从临时医疗帐篷冲出来,白大褂下摆还沾着未干的血渍,口袋里露出半截绷带,像极了战场上未愈的伤口。她的声音里裹挟着连日救治伤员的疲惫与焦虑,眼圈发黑,眼神却依然锐利,“现在伤员每天都在增加,我们连手术刀都不够用,哪有精力修船?难道要让伤员们看着钢板愈合伤口吗?”

    老周推了推镜片上不断起雾的眼镜,展开泛黄的长江水文图,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暗礁、漩涡和历年沉船位置。“杨司令的计划可行。”他用红笔在图上圈出几处浅滩,笔尖重重顿下,“1937年南京保卫战时,教导总队曾在草鞋峡用类似方法打捞过沉船。但前提是要彻底控制江面,防止日军空袭。”他的手指缓缓滑向地图另一侧,停在标注日军航空基地的红点上,眉头拧成了死结,“他们的轰炸机,随时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