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陈继军也一直在接受藏医耳针治疗,听力也逐渐恢复,虽然还需要佩戴助听器,但已经能够正常交流了。nn

    他终于能勇敢在项目组会议中发言,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敏锐洞察力,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运算模型。nn

    当他向项目组汇报这个新模型时,却遭到了一些同事的质疑。他们担心更换模型会延误项目进度,甚至可能影响最终结果。nn

    面对质疑,陈继军沉着地解释道:"我建议更换模型,是因为之前的模型太容易被动手脚,计量兵风险太高。"

    陈继军做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举动。nn

    他缓缓解开了自己的围巾,露出了脖子上的伤疤,然后指了指耳朵上的助听器,“大家应该都知道,我的听力有些问题,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我的听力是因为技术员提前测试,我没有及时回到安全落点,所以才因为巨大的冲击力损伤了鼓膜……”n

    现场一片寂静。nn

    “正是因为经历过那次事故,我更加明白安全的重要性。新模型虽然需要更多时间适应,但从长远来看,它能够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工作成果,也能保护每一位参与项目的同事。”n

    他的真诚和专业素养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nn

    渐渐地,同事们开始表示支持,纷纷愿意为新模型贡献自己的力量。nn

    林春晓作为项目负责人,也被陈继军的决心所感动。nn

    "继军说得对,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我完全支持使用新模型,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够按时完成任务。"n

    得到了同事们的支持,陈继军和项目组开始了艰苦的研发和测试工作。nn

    项目组成员们带着仪器踏入荒凉的戈壁滩,黄沙漫天,烈日炙烤,他们却丝毫没有停下脚步的打算。nn

    一天又一天,陈继军和同事们精确调整每一个参数,结合复杂的算法对导弹进行反复测试,确保数据的可靠性。nn

    风沙肆虐中,他的耳边充斥着电子设备的嗡嗡声,却依旧冷静应对,那份专注令人折服。nn

    而与林春晓的合作也变得愈发默契,他一句话未说完,她已经能准确接住对方的思路,将接下来的步骤安排得井井有条。nn

    偶尔,他们会在讨论中迸发灵感,彼此一个眼神或一句短促的提醒,就能推动问题的解决。nn

    彼此信任与支持中,林春晓逐渐对陈继军充满敬佩,而陈继军则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默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