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差地别。

    皇后:“女儿家的事,便不必叨扰太子了。

    ”言外之意,这是皇后自己的主意,并且不打算告诉魏珣。

    萧棠心中已有思量,应了声是,“儿臣自知家父之事已经惹来了不少麻烦,若再让娘娘为儿臣掌眼,不知会不会令坤宁宫节外生枝……”说着说着,她的语调已经染上了愧疚。

    见她如此谨慎懂事,皇后倒是满意了不少:“起来吧,不必这般局促。

    ”萧棠站起身,却还低着头,一副愧于面对她的样子。

    “本宫只是随便问问你中意什么样的郎君。

    若是有,身份又合适,便替你做一回主。

    既然没有,以后再议也是一样的。

    ”萧棠懂了。

    皇后娘娘的意思很明显,碍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她不会光明正大插手她的婚事,替她相看夫婿。

    可她若相中了谁,想要嫁人,皇后也愿意成全。

    大邺风俗开放,不似前朝那般流行盲婚哑嫁。

    可她若想要择一良婿,却还是少不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只是,“儿臣愚钝,不知怎样的身份,在娘娘心中谓之合适?”皇后不答反问:“淳和觉得呢。

    ”这话似是闲谈,却不能随便回答。

    萧棠紧咬住唇,思索良久,才认真道:“儿臣不求夫婿拜侯封相,飞黄腾达,只求品行方正,家风严谨,最好是江南人士,能与儿臣归乡生活。

    ”皇后侧目:“此话当真?”萧棠:“婚嫁是女子人生大事,儿臣不敢有半句欺瞒娘娘。

    ”这些要求,她早已想好,只是未有像现在这样清清楚楚地一一罗列。

    这世道,女子很难独身行于外。

    想要名正言顺地离开燕京,唯有成亲的由头最合适,她得抓住这个机会。

    但萧棠想起先前那位穷追不舍的世子,心头不由得一紧。

    若皇后的本意,其实是想令她去做燕京哪位高门大户的续弦、继室,或是许给那些名声太过狼藉,寻常贵女都不愿意嫁的膏粱子弟……难不成她还要去求魏珣吗?万幸的是,皇后笑了下,道:“若真是这样的男子,与你也算合适。

    ”一颗心重重落地。

    “明日宫中便有宴饮,你若身子好了,就一同去吧。

    ”皇后没有明说,但萧棠也心知肚明,这绝非一场普通的宫宴。

    她重重叩首:“多谢娘娘。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