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一口气不敢喘,手中竖着状告的牌子也不能放下。

    皇帝缓缓开口,“还有何人要说?”

    此事重大,事关天下百姓。二皇子李白璧也在,身为皇帝最器重的儿子,他理应上书自己的见解。然而选择和亲公主这事却不能莽撞,因此只得旁观他人所言。

    他的太傅先生唐正则俯身出列禀告,双手扶持着竖牌作揖,口中朗朗道,“陛下,依臣之见,不若从宗亲族室中挑选适龄女子。”

    “这样既不失皇室身份,亦未违背承诺,岂不是美事一桩。”尽管已是高岁,老先生依旧口齿伶俐,犹是老当益壮。

    见状,李白璧为了力挺唐太傅,顺势出口称赞,“夫子所言极是,儿臣也认同从宗族中挑选。”

    皇帝无言,似乎是等待其余大臣商议。

    “且慢,”中书舍人沈鸿信开口阻拦,“皇室宗族女子鲜少,不是幼时结下婚约,便是年纪尚小,如何担得起和亲公主的职责。”

    似乎是说到了皇帝的心坎,他破天荒地瞧了眼,竟问起了沈鸿信的打算,“那照沈爱卿所言,朕膝下可有哪位公主能担此重任?”

    大周共四位公主,长公主已有驸马,八公主尚且年幼,唯独余下的四公主五公主年龄相仿,又早已过了及笄之礼。

    “当然是五公主最适合这和亲公主。”沈鸿信笑道,“五公主素来文静,不似四公主洒脱不羁,倒是与陛下的不怒自威的气度有几分相似。”

    这话是不假,和亲一事关乎皇室颜面。四公主平日里没个正形,最爱市侩烟花之地,每每流连忘返。而五公主深居简出,德端厚重,行止有度,最能体现天家之态。

    这番话算不得踩低捧高,但皇帝确实被他的阿谀奉承所高兴。

    “其他人呢,觉得沈爱卿的提议如何?”

    李白璧刚刚吃了个闭门羹,太傅不语他也不做表态。而张侍郎却是大吃一惊,心道沈鸿信这老狐狸精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把自家晚辈推上这糟糠的火盆子。

    不错,沈鸿信是沈容华的生父,而蕴和是他的孙女。旁人想尽办法要推脱的麻烦,他却不嫌弃的背负,甚至不惜牺牲晚辈的后半生。

    而这番举措,全是为了沈氏家族的荣耀名声。

    至于皇帝会不会惋惜女儿出嫁,只要能保住他的江山一统地位,就算送去多少和亲公主也无所谓。而沈鸿信正是看穿了他的态度,才敢大力举荐自己的孙女成为联姻的工具。

    皇帝看了一圈大臣们的神色,多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