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这种事情,谁也不敢说百分之百能考上。
“尽力就好,如果考上了,咱就选择金融和企业管理;如果没有考上那就进公司学习管理。”
王建国笑着,把自己的想法和安排说了出来。
“行,都听你的。”
刘巧儿笑着点了点,对于王建国的任何安排,她都没有意见。
第二天,王建国招人做针线活的事情,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于是,村里的很多女人,都跑到了王建国家里。
相比于种地干农活,她们更愿意做针线活。
至于家里的土地,让自家的男人去种就行了。
于是,王建国家里一下子就来了五十多人。
人虽然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王建国当然要择优录用。
“各位婶子姨娘,姐姐妹妹,我招人做服裝加工,咱们的工资按件算。”
看着五十多位各种年龄的村里人,王建国先是说出了招人的工资问题。
一天能挣多少钱,也是这些人所关心的问题。
如果一天挣不了几个钱,谁会跟着你瞎折腾啊。
他采取的是计件工资,就是多劳多得,这样就避免了有人混时间出工不出力。
“咱们加工一件衣服,我给一块钱,你一天能做出十件的话,我就给你十块钱。”
看着那些人,王建国把计件的价钱讲明白了。
“哎呀,一件一块钱的话,那一天最少能挣五块钱。”
“是啊,手脚麻利点,会挣得更多。”
“天啊,这一个月下来,怕是要挣到两百多块呀!”
这些女人们都是一脸惊喜的计算起来,算着自己一天能做几件衣服。
这要是干上一年的话,家里不是也能盖上大瓦房了吗。
于是,五十多个女人的心都火热起来。
“各位,我的工资给的不低,但是我招人也是有要求的。”
看着一脸惊喜的众人,王建国说出了自己的招人要求。
第一,年龄太大,眼神不好的不招。
第二,裁剪和针线活不好的不招。
王建国的要求一说出来,立刻有一大半的人脸色就难看起来。
因为她们都不符合要求,眼看着每个月一百多块钱挣不到,心里肯定是不舒服。
“我们年龄大点,眼神不好点咋了,一样能做衣服啊。”
“就是啊
“尽力就好,如果考上了,咱就选择金融和企业管理;如果没有考上那就进公司学习管理。”
王建国笑着,把自己的想法和安排说了出来。
“行,都听你的。”
刘巧儿笑着点了点,对于王建国的任何安排,她都没有意见。
第二天,王建国招人做针线活的事情,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于是,村里的很多女人,都跑到了王建国家里。
相比于种地干农活,她们更愿意做针线活。
至于家里的土地,让自家的男人去种就行了。
于是,王建国家里一下子就来了五十多人。
人虽然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王建国当然要择优录用。
“各位婶子姨娘,姐姐妹妹,我招人做服裝加工,咱们的工资按件算。”
看着五十多位各种年龄的村里人,王建国先是说出了招人的工资问题。
一天能挣多少钱,也是这些人所关心的问题。
如果一天挣不了几个钱,谁会跟着你瞎折腾啊。
他采取的是计件工资,就是多劳多得,这样就避免了有人混时间出工不出力。
“咱们加工一件衣服,我给一块钱,你一天能做出十件的话,我就给你十块钱。”
看着那些人,王建国把计件的价钱讲明白了。
“哎呀,一件一块钱的话,那一天最少能挣五块钱。”
“是啊,手脚麻利点,会挣得更多。”
“天啊,这一个月下来,怕是要挣到两百多块呀!”
这些女人们都是一脸惊喜的计算起来,算着自己一天能做几件衣服。
这要是干上一年的话,家里不是也能盖上大瓦房了吗。
于是,五十多个女人的心都火热起来。
“各位,我的工资给的不低,但是我招人也是有要求的。”
看着一脸惊喜的众人,王建国说出了自己的招人要求。
第一,年龄太大,眼神不好的不招。
第二,裁剪和针线活不好的不招。
王建国的要求一说出来,立刻有一大半的人脸色就难看起来。
因为她们都不符合要求,眼看着每个月一百多块钱挣不到,心里肯定是不舒服。
“我们年龄大点,眼神不好点咋了,一样能做衣服啊。”
“就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