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入核心。

    一张照片出现在屏幕中央—正是陈一凡那张在机场被拍下的、带着疲惫和错愕的脸。但此刻,照片旁边叠加着几个金色的大字,如同勋章般熠熠生辉:

    国宝级航空专家

    陈一凡

    播音员浑厚有力的声音响彻千家万户:

    近日,网络上发生一起针对我国某重点领域高级专家陈一凡同志的严重诬陷及网络暴力事件,性质极其恶劣,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经查,该事件系网络主播林某为转移自身被偷拍视线,故意捏造事实,对陈一凡同志进行诬告陷害所引发,并迅速被部分别有用心的网络账号利用、放大,演变成一场有组织的网络暴力。

    画面切换,出现了鹰巢基地外景的模糊轮廓(经处理),以及H-20轰炸机在夕阳下进行高难度试飞的震撼剪影(非清晰正面),伴随着播音员充满敬意的话语:

    陈一凡同志,作为我国某新型战略轰炸机项目的核心设计师,隐姓埋名,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国防科研一线,为我国航空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铸造者!

    画面再次回到陈一凡那张普通的证件照,播音员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沉痛:

    英雄在前方为国铸剑,绝不容许在后方被恶意中伤!网络空间不容藏污纳垢!任何侵害英雄名誉、挑战法律底线、破坏社会和谐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和人民的唾弃!目前,涉案人员林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大量参与网络暴力的账号被永久关闭,相关违法犯罪行为正在深入调查中,有关部门将持续推进‘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坚决维护清朗网络空间,切实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新闻结束,片尾音乐响起,但风暴的核心,才刚刚转向。

    第二天晚上八点黄金档,央视一套播出了精心制作的专题片:《隐姓埋名十年功,国之重器岂容辱—聚焦陈一凡事件与网络暴力治理》

    专题片开篇,没有立刻聚焦事件本身,而是以宏大的视角,回顾了共和国航空工业从一穷二白到奋起直追、再到某些领域实现领先的艰辛历程。画面中,是泛黄的老照片上年轻科研人员在简陋车间工作的身影,是试飞员英勇无畏的签名,是无数个灯火通明的科研院所的不眠之夜…旁白深沉:有多少个‘陈一凡’,将名字隐没在荒漠的风沙里,将青春浇筑在冰冷的图纸上,只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铸国之重器,守万里长空

    接着,专题片以权威、克制的态度,完整复盘了机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