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室,这次是《教育周刊》,想了解您的教育理念。

    我放下手中的研究报告:安排到下午吧,上午我要去实验学校看看。

    这五年来,我主持开发的个性化教学系统已经在全省两百多所学校推广使用,帮助了数万名学生提高数学成绩。

    开车前往实验学校的路上,我想起了那个改变我命运的神秘系统。如果没有它最初的帮助,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关键是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去激发。

    王老师来了!刚走进校门,就听到学生们兴奋的喊声。

    王老师好!一群学生围过来,其中有几个我认识的面孔。

    小张,你现在读高几了我问那个曾经在我实验班的学生。

    高三了,王老师。小张笑得很灿烂,我现在数学成绩一直保持在130分以上,准备报考师范大学数学系。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很欣慰。当年那个一提数学就头疼的孩子,现在竟然要当数学老师了。

    太好了!我拍拍他的肩膀,如果将来真的当了老师,记得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的潜力。

    一定的,王老师。小张认真地点头,是您让我明白,每个人都可以学好数学。

    在学校里转了一圈,我看到很多老师都在使用我们开发的教学系统。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明显比以前高涨,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

    王专家,您来得正好。校长迎上来,我们想汇报一下使用效果。

    数据很漂亮:全校数学平均分提高了32分,及格率从65%提升到91%,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显著增强。

    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个个孩子的成长故事。我看着报告说道,这比任何学术荣誉都要珍贵。

    下午的采访如期进行。记者是个年轻的女孩,看起来刚毕业不久。

    王老师,您能谈谈从学困生到教育专家的转变过程吗她问道。

    这个问题我被问过无数次,但每次回答都有不同的感悟。

    其实最关键的是心态的改变。我认真地说,当我开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时,一切都不同了。

    那您觉得现在的教育存在什么问题记者继续追问。

    最大的问题是标准化。我想了想,我们总是用同一套标准来评价所有学生,但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需要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您开发的教学系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