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据,余光却不自觉地扫向她。

    她垂眸盯着水面的样子很专注,睫毛在眼下投出小片阴影,右手虚握鱼竿,指节泛白却沉稳。

    当我说有鱼试探时,她扬竿的动作利落得惊人,银色的鲫鱼在空中划出弧线,鱼鳞反光映亮她的侧脸——那一瞬间,我突然发现她的侧脸轮廓,竟和我计算出的鱼类咬钩抛物线弧度莫名契合。

    人群的惊叹声中,我看着她退到一旁收拾渔具。

    她叠鱼线的手法很娴熟,动作带着韵律感,像在编织某种精密的仪器。时不时抬头看我时,眼神里带着鼓励,那目光让我想起博士论文答辩通过时,导师赞许的点头。

    夕阳把湖面染成金色时,我抱着她的防水布去找她。

    长椅上,她翻看旧笔记的模样让我心头一动。泛黄的纸页在她指尖翻动,她睫毛轻颤着,嘴唇无意识地抿起,那认真的神态,和我在图书馆查阅文献时如出一辙。

    当她说出丈夫的事,声音平静得可怕,可发白的指尖泄露了情绪。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这个看似普通的中年女人,心里藏着和我破解科研难题时一样的执着与坚守。

    回家路上,手机不断弹出新消息,可我满脑子都是她递毛巾时的温度,扬竿时的干脆,还有眼角带着故事的细纹。

    原来在这方小小的钓场,我遇见的不只是钓友,更是一个灵魂深处与我共振的同路人。

    3

    数据危机

    路灯在积水里碎成一片昏黄,我抱着设备冲进家门,心跳还没从暴雨的慌乱中平复。

    电脑屏幕亮起的瞬间,我僵在原地——上午采集的三百组咬钩数据,在水渍侵蚀下变成了乱码,关键的时间序列参数全部丢失。

    实验室里无数次失败的记忆突然翻涌上来。

    我抓起桌上的铅笔狠狠砸向墙面,笔芯折断的脆响惊飞了窗外的夜鸟。又搞砸了……喉咙发紧,我瘫坐在椅子上,盯着窗外浓稠的黑暗。

    手机在这时震动,陌生号码发来消息:小林,数据恢复需要原始记录仪,明天我带备用硬盘去老地方。——周梅

    第二天清晨五点,青雀湖笼罩在薄雾里。

    周梅已经架好了钓椅,保温桶冒着热气:先喝碗粥,我加了鱼片。

    她递来的陶瓷碗还带着余温,碗沿印着淡粉色碎花。

    我注意到她左手贴着创可贴,追问才知道,她为了找备用硬盘,昨夜翻储物间时被锈钉划伤。

    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