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任何理由杀害鞑靼使节,相信鞑靼皇上也能看清楚这一点,臣以为陛下应当立即写国书至皇太极手中,禀明缘由,相信此战可免。」

    刑部尚书冷哼一声:「萧尚书,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即便我们禀明缘由,那鞑靼皇帝就能善罢甘休?此事关乎一国之颜面,他岂会轻易罢休!」

    萧武脸色一沈:「那依刑部尚书之见,又当如何?难道非要兵戎相见,让百姓生灵涂炭?你可担得起这罪责?」

    朝堂之上,争论不休,群臣也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唉!

    坐在龙椅上,女帝疲倦地揉了揉脑门,内心幽幽一叹。

    原本以为能借着上次比试让两国关系缓和一些,大夏国民能休养生息,没想到竟出了这等祸事。

    她看向下方争执不休的群臣,心中烦闷更甚。

    「都住口!」女帝一声怒喝,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朕召你等来,是为了共同商议出一个对策,并非是要看你等在这争吵不休!……萧武,你是兵部尚书,你先来说!」

    女帝目光凌厉,扫过众人。

    「是,陛下!」

    兵部尚书萧武朝着女帝拱了拱手,沈声道:「微臣认为,我大夏与鞑靼国连连征战,好不容易争取到让百姓休养生息的时机,切不可因为此事贸然开战。如今国库空虚,兵力疲乏,实在不具备与鞑靼全面交锋的实力。当下应以和谈为主,尽量避免战事再起。」

    丞相陈志清怒目而视,说道:「萧尚书,你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鞑靼狼子野心,和谈不过是缓兵之计,岂能轻信?」

    「丞相大人,依你之见,我大夏若是与鞑靼宣战,胜算几何?」

    陈志清皱了皱眉,默然不语。

    虽然他不想承认,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以他们大夏的国力,要对付整个鞑靼还是十分吃力的。

    「倘若赵国趁虚而入呢?」兵部尚书继续说道。

    「……」

    陈志清眉头皱的更紧了。

    要知道当今世上能同时面对两个国家,恐怕也只只有被称为七国霸主的齐国了。

    见陈志清默然不语,兵部尚书萧武感慨道:「并非是不敢打,而是不能打……除非我大夏取得大捷,威慑与赵,否则就算是驱逐了鞑靼国,还会迎来赵国的军队,与其被赵,鞑靼,夹攻,撼动我大夏根基,还不如眼下就向鞑靼求和。」

    「不打就求和么?」

    礼部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