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吴达通哑然失笑,详细的解释了起来。

    并非是姜敬祖掌握了很多人的黑料和把柄,而是这家伙很擅长一件事,蛊惑!

    所谓蛊惑,就是姜敬祖善于发现别人的“弱点”。

    就比如正文书院的山长朱坚,按理来说,这老家伙平时就是教教书写写诗,岁数越大越老,人人尊称朱夫子,也没什么太大的欲望。

    可姜敬祖就发现了朱坚的弱点,或者说是欲望。

    朱坚最想要的并非是名声,名声他已经有了,钱财也不缺,权利他用不上,也不奢求,真正想要的,谋划的,是后世子孙的前途。

    朱坚膝下只有一女,快四十了,已经嫁过一次人。

    按道理来说,朱坚这岁数身体还行,多少能用几下子,但生孩子肯定是不行了。

    多年前,姜敬祖主动给朱坚他闺女说了一门亲事,就是个小秀才罢了,三十出头,也没什么背景,属于寒门,比他闺女还小六七岁。

    朱坚不想和军中的人打交道,最后也不知道怎么了,他闺女到底还是嫁了。

    吴达通当时还调查过这件事,最后得知,他闺女嫁的人在姜敬祖的运作下,非但考取了进士的功名,还在东海担任了县令。

    二人诞下一儿一女,女的跟男方姓,男的反而跟女方姓。

    这就等于是老朱家有后了,朱坚的后人可以“再战官场”成为官宦人家。

    而当初被尊称朱夫子的朱坚,说白了就是个教书先生,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官员他爹了。

    朱坚原本是没有“欲望”的,姜敬祖给了前者欲望,满足了前者的欲望。

    通过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姜敬祖的手段,不是用钱、用女人、用官位去收买别人,而是没有欲望便制造欲望,在满足对方欲望的过程中,让对方不知不觉上了贼船。

    除此之外,姜敬祖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行善”。

    之前的通判方云师,当年刚到琼南道的时候,并不受待见,吏部政绩考核都过不去,毕竟他不是“本地帮派”的成员。

    还是姜敬祖找了李忠言等人说了一些好话,让本地官员照顾照顾方云师,并“分给”方云师一些政绩。

    其实这已经算是提携之恩了,可姜敬祖从不提,也不求回报。

    整个南地,很多官员和身居要职之人,都受过姜敬祖的恩惠。

    姜敬祖却并没有对这些人伸出橄榄枝,而是一副很重江湖义气的模样告知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