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方案确实存在严重的技术错误。刘铁山看完技术文件后,直接指出了问题,关键参数计算有误,安全裕度不足。这样的方案怎么能通过审核

    张国强坐在一旁,脸色难看:刘教授,我们确实审核不够仔细,这是管理上的失误。

    不只是管理问题。刘铁山严肃地说,我怀疑方案的原始设计就有问题。这些错误不是审核能发现的,而是在设计阶段就存在的。

    这话直接指向了我这个方案的原创者。

    王德贵连忙说:刘教授,这个方案是攻关小组集体讨论的结果,不能怪某个人。

    集体讨论刘铁山冷笑,我看了会议记录,主要技术内容都是林建国同志提出的。王小贵同志主要负责理论包装,对核心技术并不了解。

    王小贵的脸涨得通红,想反驳却说不出话来。

    刘铁山继续说:我要单独和林建国同志谈谈,了解一下方案的设计思路。

    听到这话,我心中一喜。机会来了。

    下午,我被叫到会议室接受刘铁山的单独询问。

    小林,这个方案真的是你设计的吗刘铁山开门见山地问。

    我装作很沮丧的样子:刘教授,说起来我很惭愧。这个方案确实是我的设计,但我水平有限,计算出现了错误。

    你再仔细想想,设计过程中有没有人给你提过意见或者建议刘铁山继续追问。

    我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说:有的。王主任和王小贵同志都提过一些建议,特别是在参数设定方面。

    这是我故意编造的,目的是把责任分散到王德贵父子身上。

    刘铁山记录着我的话,然后问:你对炼钢工艺的理解有多深能不能具体说说设计思路

    这是个关键问题。我需要表现出一定的技术水平,但又不能太高,以免引起怀疑。

    我觉得现有的炼钢工艺效率不高,想通过调整温度曲线来提高产量。但具体的理论计算我确实不够扎实。我谦虚地说。

    刘铁山点点头:看得出来你有想法,但基础理论确实需要加强。不过我觉得这次失败不能全怪你,你还年轻,犯错误是正常的。

    谢谢刘教授理解。我感激地说。

    刘铁山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小林,我给你一个建议。如果你真的对技术革新有兴趣,可以先扎实地学习基础理论,不要急于求成。

    我一定听您的建议。我恭敬地回答。

    谈话结束后,我走出会议室。王德贵正在走廊里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