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主意了?听说是太子的意思?”

    太子妃找人替自己生孩子,事关太子子嗣,郑明芷一个人做不了主。

    因而除了太子和她。

    裴皇后和元隆帝也知晓此事。

    时下娶妻讲究门第身份,纳妾就不一定了,寻常高门大户如此,皇家亦然。

    所以对于此事,元隆帝未置一词。

    他也没功夫管太子后院的事。

    这事便落到了裴皇后头上。

    裴皇后知道了儿媳要送到太子跟前的人是谁后,便让心腹去查了槛儿。

    样貌、身世、人品什么的。

    确定此女无可疑之处。

    她便把事情全权交由郑明芷了。

    要小两口做决定的事,她一个当婆婆的插手太多,没得讨儿媳的嫌。

    “回母后,是殿下的意思。”

    郑明芷温婉道。

    “我也是昨儿听海顺来传口谕时才知晓的,至于殿下是何意,儿媳并不清楚。”

    裴皇后沉吟:“一个名分罢了。”

    “儿媳也这么想。”

    郑明芷笑着说。

    “左右日后她生了孩子,也要抱到嘉荣堂去养,名分早给晚给都差不多。”

    裴皇后微不可察地蹙了蹙眉,旋即又舒展了眉宇,语调温和道:

    “是这么个理儿,但孩子这事也急不来,太子能在二十五岁前有儿有女便足矣。”

    其实让裴皇后来看。

    太子于女色上寡淡并不是什么坏事。

    纵观古史。

    不是所有皇家子弟都妻妾成群,制衡朝堂也并非只宠幸妃嫔这一种手段。

    像是明祖皇帝,终其一生只发妻皇后一个女人,大靖皇族照样延续至今。

    这是其一。

    其二是陛下近几年对东宫的态度。

    太子是中宫嫡出,有康国公府这个历经四朝,手持铁券丹书的外家为后盾。

    又打小敏而好学,贤名远扬。

    且几个成年皇子中,太子的样貌最像元隆帝。

    过于完美了。

    储君,不需要太过完美。

    所以子嗣得要,但不急于一时。

    这些道理裴皇后先前暗示过太子妃,但对方显然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

    裴皇后也就懒得再说了。

    横竖孩子早晚都得有。

    就是太子那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