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不成的扣工分。

    工分就是知青们的命根子,关系到能分到多少粮食。林婉秋记得原身因为身体弱,干活慢,工分一直是最少的,经常吃不饱肚子。

    林婉秋。孙队长忽然点了她的名字。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她,林婉秋感受到其中的复杂情绪:有同情,有鄙视,还有幸灾乐祸。

    你昨天磕了脑袋,今天就别下地了,留在知青点打扫卫生。孙队长说。

    表面上看是照顾,实际上是变相惩罚。打扫卫生没有工分,意味着今天没饭吃。

    张小芳小声说:队长,婉秋她...

    闭嘴!一个尖锐的女声打断了她。

    林婉秋转头看去,说话的是李秀英,也是上海知青,但她父亲是工厂工人,成分比林婉秋好。这个女人一向嫉妒林婉秋原来的家庭条件,总是想踩她一脚。

    她一个资本家的女儿,能下乡已经是党的恩德了,还想要工分李秀英阴阳怪气地说,我看她就是矫情,装病不想干活。

    周围的知青们窃窃私语,林婉秋能感受到那些异样的目光。在这个年代,出身就是原罪,资本家的标签像枷锁一样锁在她身上。

    行了,就这么定了。孙队长不耐烦地挥挥手,其他人跟我走。

    知青们陆续走出院子,很快院子里就剩下林婉秋一个人。

    她站在冷风中,看着远处灰蒙蒙的天空,心中却没有绝望,反而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斗志。

    前世她是医生,救死扶伤一辈子,最后却死于绝症,带着无数遗憾离开。这一世,她要改写命运。

    知青下乡,在别人眼里是磨难,在她看来却是机会。1975年到1978年,还有三年恢复高考。1978年到199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黄金时代。

    她要利用这三年时间,在这个小村子里站稳脚跟,积累资本和人脉,等到改革开放的大潮到来时,她要做那个站在潮头的人。

    但现在,她要先解决眼前的问题——如何在这个处处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林婉秋回到房间,开始整理原身的东西。几件打补丁的衣服,一个搪瓷杯,一本毛主席语录,还有一个小包袱,里面包着一些贵重物品——一对翡翠耳环,一个金戒指,还有一沓大团结。

    这些都是原身从家里偷偷带出来的,怕被发现一直藏着不敢用。

    林婉秋把这些东西重新包好。在这个年代,这些东西就是资本,她要好好利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