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美华都是香港商界的老手,很快就找到了共同话题。

    林女士,听说您在香港从事贸易业务

    是的,主要做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商品流通。最近我们正在寻找内地的优质供应商。

    那太好了!我们大华贸易正好有很多香港和海外的销售渠道,如果我们能合作...

    三方谈判进行得很顺利。最终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大华贸易负责海外销售渠道,林美华负责供应链管理,深圳方面负责生产基地建设。

    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得到了深圳县委的全力支持。

    这将是深圳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外合资项目!县委书记在项目签约仪式上激动地说道,它不仅能为深圳带来外汇收入,还能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但是,项目的启动并不顺利。

    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厂房建设。1979年的深圳还是一片农田和小渔村,基础设施极其落后。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工厂,需要解决土地、电力、交通等一系列问题。

    林同志,这个项目的难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张伟民有些担心地说道,仅仅是电力供应一项,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解决。

    林晚云心里很清楚,这些都是深圳发展初期必然遇到的问题。但她也知道,正是这些困难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为她创造了更大的机会空间。

    张主任,困难确实不小,但我们可以分步骤来解决。她提出了一个详细的实施方案,第一步,我们可以先利用现有的厂房进行小规模生产;第二步,在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逐步扩大规模;第三步,等条件成熟后再建设现代化的工厂。

    这个方案得到了各方的认可。

    1979年夏天,项目正式启动了。

    林晚云虽然名义上还是县委的工作人员,但实际上已经成了这个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她白天在县委处理政府事务,晚上和周末就去工厂协调生产。

    工厂最初只有二十几个工人,主要生产一些简单的手工制品和轻工业产品。但是在林晚云的精心管理下,产品质量稳步提升,订单量也不断增加。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项目,林晚云开始在深圳商界建立起自己的声誉。

    林小姐真是了不起!一个来参观工厂的港商感叹道,这么年轻就能把一个合资企业管理得这么好,前途不可限量啊!

    但是,成功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随着林晚云在商界的名气越来越大,她在县委的身份开始变得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