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是先做市场调研。她发现,人大附近有几个宿舍区,住着不少干部家属和知识分子,她们对这些港货很感兴趣,但苦于没有购买渠道。

    林晚秋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创业。

    她在宿舍里摆起了小摊,向室友和其他女同学推销这些商品。精美的包装,时尚的款式,很快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哇,这些东西好漂亮啊!在哪儿买的张莉拿起一支口红,爱不释手。

    朋友从香港带回来的,数量有限。林晚秋神秘地说。

    女孩子对这些东西天生没有抵抗力。很快,林晚秋的商品就被抢购一空。原本300元的成本,卖了800元,净赚500元。

    但这只是开始。林晚秋没有满足于这点小钱,她有更大的计划。

    她开始发展下线,让室友们帮忙推销。每卖出一件商品,给她们一定的提成。很快,一个小型的销售网络就建立起来了。

    同时,她也在关注其他的商机。她记得,八十年代初正是个体户开始兴起的时候,很多后来的商业巨头都是在这个时期起家的。

    她要抓住这个时代的机遇,一步步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

    第九章

    林晚秋的小生意越做越大。通过室友的介绍,她的客户已经扩展到整个人大,甚至附近的几所大学。

    但她很谨慎,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而是采用口碑营销的方式。每个客户都对她的商品质量和服务很满意,自然会推荐给身边的朋友。

    三个月下来,她已经积累了近3000元的资金。这在1982年绝对是一笔巨款,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也就七八百元。

    但林晚秋并不满足。她知道,真正的机会还在后面。

    一天,她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时,偶然看到一篇关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报道。文章提到,国家将进一步开放个体经营,鼓励商品流通。

    林晚秋心中一动。她记得,1983年开始,个体户将迎来第一次大发展。如果能提前布局,抢占先机,将会获得巨大的利益。

    她开始制定更宏大的计划。

    首先,她要注册一个正式的个体工商户。虽然手续复杂,但有了合法身份,生意就能做得更大。

    其次,她要扩大进货渠道,不仅仅局限于港货,还要开发其他商品。她记得,八十年代初期,很多日用品都比较稀缺,只要找对路子,利润空间很大。

    第三,她要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不能只在学校里打转,要走向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