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求记了下来。

    最终给她弄出了这套十二册共一百二十回的《邕奴传》

    翻开书的正页,是一篇手写的序言,

    “吾弱冠之年每读《长恨歌》便叹贵妃玄宗之伉俪情深,然今已而立,再读《长恨歌》,常思玄宗贵妃之情可是男女之情?玄宗年长,贵妃妙龄,玄宗威逼得贵妃常伴左右,彼此可有真情?二人可是佳侣?心有此思亦不敢再念,然心中已有此思,再读乐天之作,午夜常思贵妃泉下可知玄宗之哀?可谅玄宗之愧?如有来世,贵妃可愿二人再续前缘?吾不才,作此书,解心中苦想,抒爱慕之意,全梦中相思。”

    读完序言,便是正文了,崔如月津津有味的看起来。

    这部《邕奴传》是几年前在长安城里突然时兴的一部书,传说作者是一年轻公子,也有人说作者是个糟老头子,年龄不知,只知道署名是鉴明堂。

    最开始长安城里卖的最火的书不是这部书,叫什么《转生记》。

    在那本《转生记》里,唐明皇死后,魂魄已至奈何桥,端起孟婆汤时,明皇的不愿忘记前尘往事,便将一缕魂送回阳间,化成了石头,变成了贵妃的墓碑。

    幻化成碑那一日,与那缕魂一起飘走的哀思成了碑上碑文,记叙了明皇对贵妃爱恋。

    喝了孟婆汤的明皇转世投胎,与贵妃再遇,然而贵妃已转世与旁人结成了一对平凡夫妻,明皇行旧事,强纳贵妃进宫。

    书写到这里,长安城里的看书的人们就不干了,笔者被骂的不敢写了。

    隔了俩月,书商们又开始卖新书,名字叫《邕奴传》,序言就是崔如月刚看过的那一页。

    这一次整个长安城都在看这部书,书里唐玄宗、杨玉环、寿王李瑁都转世投胎去了一个年份邦国具不可考的地方,唐玄宗转世成了一个年富力强的翩跹佳公子,与李瑁为了杨玉环打破头。

    但再次转世为人的杨玉环竟爱上了一个作者新造出来的人物,书中称之为邕帝。她任凭玄宗和李瑁为了她争风吃醋,闹出人命官司,一颗心一心一意在邕帝身上,为他迎风流泪,望月相思。

    那邕帝相貌堂堂,年纪轻轻便是一国之君,因坊间传说他断袖,都中便无人敢将女儿送进宫中守活寡。

    杨玉环知道邕帝并非传言中那般,实则因为那不能在台面上明言的苦衷,不得不清心寡欲。

    直到有一日,玄宗和李瑁再次在她家门前为爱大打出手,玉环为躲清静,购了房中秘药入宫做了一名侍候邕帝笔墨的女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