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确如记忆中一般,这一年的冬日会有一场滔天祸事降临在大唐的国土上。

    崔昫只当粟特商人说了什么,叫她灵醒,“依照陇右传来的消息,安禄山确实有反叛之径。”

    奈何圣人偏信,不肯防备,便是杨国忠出面谏言,都吃了挂落。

    赵玲珑沉思片刻,忆起这几日杨启年时常告假归家的举动,福至心灵,“杨大人莫不是已经开始着手留后路了。”

    杨家在剑南根基不浅,再加上这些年圣恩隆重,声望亦或是财富早已超乎人想像,若是真有大难,必然会择蜀中一避。

    毕竟就连太白都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赋诗,传于民间。

    崔昫安慰道:“便是真要避入蜀中,战火也不会烧到渝州城。”

    这倒是实话。

    崔昫这样讲乃是因为他父亲节度使大人军政大权在手,把控蜀中全境,攘外、安内早已胸有成竹。

    赵玲珑知晓战火不会波及渝州,乃是有上一世的记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上一世,犹记得潼关失守后,圣上携贵妃仓皇出逃,一路西行,过宝鸡,后南下入南都——成都。

    不过崔昫说得对,天高皇帝远,那些权贵纷争离她们远的很。

    这样一想,确实杞人忧天。

    四境安,则万民安。

    这一场兵乱虽对剑南影响甚小,可作看客,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赵玲珑叮嘱崔昫,“崔大人如今身居节度使的官位,所见所闻必然不俗,若是真有什么变故,我也好应对。”

    崔昫点头应下。

    这一桩事便放在一边,日子还是照着往日的情况继续着。

    岁月如梭,转眼便是成婚吉日。

    这一次依旧是从锦绣阁出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金秋送爽的时节,坐在榻上,隔着窗纱,正好能看到廊下院中金黄灿烂的杉树叶,秋风一卷,发出飒飒声响。

    赵母慈爱地看着已经上好妆的女儿,见有侍女端了极圆润新鲜的苹果上来,起身接过,“这是呼云山上新结出的甜果,你抱在怀里,到了西苑再叫杏仁好生收着。”

    苹果,平平安安,甜甜蜜蜜,盼着新婚夫妻日后能蜜里调油,万事顺遂。

    赵玲珑放下充饥的点心,擦净手,依言,乖巧地接过果子。

    一阵清甜味道顿时扑鼻而来,“这果子去岁还是小个头,酸唧唧的,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