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章
翻年一过,因为去岁赚了不少,丈夫也肯费钱钻研祖宗留下的老方子,原本只做井水豆腐,后来又得豆干、豆皮两物。

    豆腐须得每日现做,一但做得多,酸了臭了,自然当废物。

    可豆皮、豆干却经得起放,尤其是豆皮,只要放在干燥的地方,便是一月过后取出,仍旧可食用。

    这可一下子开了新山门。

    家中生意越做越好,那赵家掌柜来巡店的时候,更是提出新店子——可将工坊所出的豆干、豆皮,以一定数量为限制,稍低价格出给‘走郎君’。

    所谓‘走郎君’便是贩夫走卒。

    有的人家并没有手艺,有的地方路远吃不到想要的东西。

    他丈夫甫一听闻顿时灵光大现,同账房先生好算计几日,这才愿意扩建工坊,多找伙计,将批发生意做起来。

    可不嘛,他家现在也是有账房的人家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眼瞅着日子红火了,不顺心的东西也闻着味凑上来了。

    分家后念叨着‘人挪活’的小叔子用卖了铺子的钱置办了酒坊。谁知他并无甚好的酒方子,出品下等,甚至还水兑,叫人家发现后,原本就一般的生意,顿时江河日下。

    他过得不好,做哥哥的却越来越富贵。

    听了外边人对李家豆腐的夸耀,脸皮不要,顿时求上门,非要大房顾念兄弟情,将豆干、豆皮生意分给他,让他去做。

    当时分家时候,怎么不说说兄弟情?李夫人心中暗恨,奈何婆婆心软,没几日便当了说客。

    真是老糊涂!

    她就差直呼出口。这几日丈夫在工坊中忙得昏天黑地,人眼看着都瘦了。

    做娘的不关心,穿了金带了银,就会干嚎丧。

    这么一会儿出神,方才被使唤出去的小厮已经归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得知丈夫已经平安到了工坊,她才松了口气,天色还早,回去还能补个回笼觉。

    转身看到东边的朗庭时,顿了一下。

    丈夫是个孝顺心,心里不愿意和小叔子多话,顾忌着婆婆的面子,屡屡退让。

    既然如此,那她这个做妻子的,便做个坏人吧。

    若是那老糊涂再痴缠,便叫她搬走,同那‘心肝’一块过去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