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来刺杀我。”

    “是为天下人,为锦绣山?为了自己心中的道义,还是为了那些世家大族,亦或者为了大皇子。”

    苏文指尖轻挑,无形真气将她的腰带解开。

    威胁的意味不言而喻。

    照完霜很想自尽,可想到这个男人的手段,只得回答:“自是为了天下大义。”

    紧接着又细数了苏文很多的罪名。

    “苏文。”

    “佛家有云: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你若是此时愿意弃官归隐江湖,我愿意保你全身而退。”

    “幼稚。”

    苏文的嘲笑让她愤怒,骂道:“冥顽不灵,死有余辜。”

    “看看吧。”

    他起身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厚厚的册子抛过去:“这是本相收集的从神武十二年到长生三年的卷宗。”

    “神武十二年夏,南江道发大水,沧河决堤,水淹十八县。

    沧州世家联合州府官员弟低价买田,高价卖粮,短短二十日内,兼并土地四十万亩。

    世家官员吃得肚圆,却害得十八县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

    “神武十三年冬。”

    “剑南道改稻为桑。”

    “神武十五年,魏国公与越州巧取豪夺十万亩田地,被其府下家奴打死打伤的百姓足足四五百人。”

    “神武十六年,肃州刺史为给大皇子筹措银钱,在朝廷原本的赋税基础上,额外增税十八,税银翻三倍。”

    “筹得白银三十万粮,最后激起民变,起义军数日之内席卷肃州九县。”

    “这件案子是本相督办的,当时我还只是刑部侍郎。”

    “监斩官员一百二十三人。”

    “神武十七年,荆南有巨匪,最后查出来是五姓七望中的刘家圈养的。”

    “神武十八年,天牢纵火案。”

    “神武十九年,蓟州道盐商灭门案。”

    “神武二十年,煌仙道半年之内爆发十五场起义,平均每个月就有两起百姓造反的案子。”

    “长生元年,陛下为修建长生三殿,调动三十万劳工,耗资何止百万。”

    “长生二年,北河道走私案。”

    照晚霜越是看下去,就愈发的觉得触目惊心,本就惨白的俏脸更是连丁点的血色都没有。

    这些案子,涉及五姓七望,十二国公,还有几位皇子,以及长生宫那位皇帝,当然也有苏文自己也在其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