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初识塔炮

    比赛很精彩。

    这边的车手普遍水准客观来说确实比国内要高出一大截,再加上卡丁车的缠斗本来就比较多,过程确实让人心潮澎湃。

    根据束龙的观察,这边的赛道抓地力简直好到离谱。

    不知道是因为轮胎配方不同,还是这边的场地比赛举办频繁的缘故,赛道上附着的胎胶很多。

    平时在国内看到有车手过弯时只有三只轮胎挨地已经算是够激进的了,但在这边你甚至时常能看到吃路肩吃到飞起来,结果赛车只有两个轮子挨地还能稳稳过弯的场面出现。

    可现场氛围的激昂并不能驱散束龙一家头顶的阴霾。

    支持赛车所需要的耗费远比他们设想的还要高,按照大部分车队安排的赛历来看,平均一年下来光是比赛支出最少最少可能都在两百万rb左右。

    束龙的家境还算不错,可那是相较于偏安一隅的小地方来说的,在国内都远远排不上号。

    短时间内也算供得起,问题是家里的底子有一大部分是属于固定资产,把现金流全部砸在完全不相关的地方公司还维不维持啦?

    在一个看不到前景的运动上投入这么大,完全不亚于点了个火坑直接把钱往里面倒,成天泡在赌场里的人都得竖起大拇指赞叹一句“败家子!”

    束龙平时也不是花钱大手大脚的人,他清楚地知道这样的价码意味着什么,可以说在这边跑一年的比赛几乎可以换束熊差不多小半个车库的藏品了。

    还是在短短一年内一口气就烧这么多钱,就连束熊以前也不敢这么造的,那些宝贝他不知道一点一点地攒了多久。

    当爹的束熊感觉气氛好像有点沉闷,干脆提议干脆当做暑假的旅游一家子好好玩一下。

    反正来都来了,不如趁着签证还没过期在周边这几个国家到处转转,说不定还能碰上几家缺人又没那么贵的一般俱乐部可以进去试试呢?

    听周冠宇在电话里还吐槽过,一开始那家车队也是看不上他在国内的履历,后来在当地报名参加了几次地区性赛事之后才用成绩说服了人家。

    落地时在租车行租了一辆宝马x3,现在人生地不熟打个电话过去也听不懂对方叽里呱啦一大堆陌生名词的手续要求,想要续租还要回到人家的门店上去。

    在回去之前,还得先帮人家把车上的油加满。

    跟着导航绕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在路边发现一家加油站,结果还没开进去就听到路边停着的一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