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林柏言的桌面多了四个资料夹。

    三个是他从网路上截下的社群留言与帐号动向,一个是关於谢宇辰的调查纪录。他不是为了写报导,而是想把那些看似零散的讯息拼出一个轮廓。至少要知道,哪些是真的有人曾经提过,哪些只是事後被凑上的巧合。

    谢宇辰,国立东南科技大学地理与大气系副教授,专长是气候模拟与土壤地形变化。他过去并不常接受媒t访问,近年唯一几次露面都是以学术身份评论极端气候,但语气保守,内容谨慎,没有留下太多个人立场。

    他找到了其中一段三年前的采访内容,是关於高雄盐埕区的地面下陷事件。

    画面里的谢宇辰穿着浅灰se衬衫,语调温和,只提到「地层水位的长期下降可能与区域开发相关」,後面那句则带点无奈,「不过资料密度不够,没办法提出确切建议。」

    林柏言在萤幕前静静看完那段两分半的影片。他心想,这种人不太可能会随便讲出「异常」、「警告」、「转折」这类词。

    但三月的那篇校内说明简报却用了。

    在校方发布的会议纪录中,他看到一句话被标注在摘要末段。

    「区域风场出现不对称,建议尽速重启停摆中的长期观测模型。」

    这句话不像是例行的技术更新,倒像是某种绕过指令的提醒。

    他将这段剪下贴进记事本,再重新搜寻相关的观测专案名称。

    那项模型被称为「南部区域气象资料链整合计画」,早在疫情期间就因预算问题中止,研究团队解散,设备拆除,多年来再没被提起。

    他拨电话到东南科大的教务系统,问谢宇辰是否在校。

    对方回答:「谢老师四月底开始申请了长期留职停薪,目前人不在校内。」

    「是出国研究吗?」

    「没有说明,资料上没列。」

    他挂了电话。视窗一角的邮件提示亮了起来,是他一小时前寄出的那封信件。标题写得很普通,只说想询问三月报告内容中提到的气象资料异常,署名与身份说明清楚,也附上观察笔记nv孩交给他的几份截图。

    那封信没有收到正式回覆,但当天下午,他收到一封来自陌生帐号的邮件。寄件地址是一串组合过的字母,看起来不像常用帐户,内容也只有两句话与一张附件。

    第一句话写着:

    「资料被关掉不是因为失效,而是因为已经出现不该出现的重叠。」

    第二句话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