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轮,当钢箍趁热套上时,木头“噼啪”爆响,蒸汽裹着焦糊味弥漫。铁匠泼水降温,钢箍已深深嵌入木纹。最后赵铁匠亲手装上滚珠轴承,手指轻拨轮辐,车轮竟自转半刻钟才停。

    “成了!”木匠杨三郎赞道:“这钢圈车轮,比木车轮还要轻便的多,单手就能拎起来,转动起来又如此丝滑省力,若是安在马车上,至少可以多载三成货!”

    “不止!”夏淮安笑道:“若是用这车轮做成木板车,在平整的水泥路,一个汉子,便能轻易拉动载货千斤的板车!”

    “接下来,大伙都辛苦点,多打造一些轴承和钢圈轮毂,再安装成各式各样的车轮,把我们夏家庄现有的货车、矿车、板车,都替换上新的车轮。”

    “你们当中,若是有人手巧,又有心思钻研。可以打造出这种三轮车。前面一个轮子,后面两个轮子。中间一个座位,人坐在座位上,踩着齿轮转动。齿轮带着链条,拉动后面的轮子转动,就能让三轮车跑起来。座位后面可以装个铁皮车厢,最多可以运送几百斤货物!比肩挑背扛省力的多!”

    夏淮安在石板上,将三轮车的主要架构画出来。细节部分专门另外画出大图,让众人都能看清楚。

    夏淮安发现,制约生产效率的一个很大因素,就是动力。现在巴南郡的发展建设,主要依靠的都是人力或者牲畜,如果能利用更高效的动力,比如蒸汽动力、内燃机动力甚至电力,那生产效率将会突飞猛进。

    只可惜,他学的是化学工程,不是机械工程。就算他知道蒸汽机的基本原理,但却无法设计出一款有效的蒸汽动力机械。至于更复杂的内燃机,他更是完全不懂。

    至于电力,基本原理清楚,发电原理也非常简单,做一个简单的能靠电力转动的线圈不难,但难在没有办法蓄电。蓄电池需要的技术储备,他现在还远远达不到。因此,用电力驱动暂时也不现实。

    所以,他只能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尽量改善现有的劳动工具。比如用钢珠轴承替代铁木轴承,用钢圈轮毂替代木轮毂。这样小小的改进,就可以大大的提升运输效率。

    “这个三轮车,我能做出来!”杨三郎仔细看了夏淮安画出的图形后,拍着胸脯保证:“只要赵铁匠给我三个车轮,两个铁齿轮,再打一条能嵌齿轮的铁链条,我就能做出这三轮车。我给娃娃做的木头滑轮车,也是三个轮子,和这个很相似!”

    赵铁匠说:“轮子和齿轮,都好办。那铁链条,做起来很麻烦。要做成很多小零件,再一颗颗的组装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