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万斤。还有一些书生,以个人名义,一下子买下五千甚至上万斤粮食。”

    “这些人的背后,恐怕就是查掌柜借着书生的名义在买粮吧!”

    查中河叹道:“果然,锦城中的大小事务,什么都瞒不过潘大人的眼睛。不错,正是赵祭酒等书生,体恤攀花县十万灾民即将断口粮,所以甘愿出面买粮,以救济灾民。”

    “然而,州府有严令,粮食乃军需物资,超过千斤便要登记备案,若无州府签下的通商文牒,不可运送粮食出城。”

    “潘大人,我等运送粮食,只是去攀花县救助灾民,又不是送到外州、资助叛军,为何迟迟拿不到州府签发的通商文牒?”

    潘府丞微微一笑:“原因你们应该清楚!”

    查中河点点头:“不错,夏家庄拿不到通商文牒的原因,草民也能猜到一二。不过,潘大人乃是状元出身,和那不学无术的鞠县令并非是一丘之貉,又何苦栽在鞠县令这条破洞百出的沉船上!”

    “你应该知道,鞠县令的背后,是穆大人!”潘府丞叹道。

    “穆大人又如何?”查中河小声说道:“听赵祭酒说,潘大人在朝中,也并非无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潘大人尽心尽力为穆大人办事,穆大人却只会记挂如何提携他的远亲后人吧。”

    潘府丞凝视查中河片刻,说道:“看来夏家庄将本官的底细调查的颇为清楚!不错,本官内人,确实和宫里某位大人物,有些亲戚关系。”

    查中河赞道:“潘大人如此坦诚,草民也就不兜圈子了。夏家庄绝对可以打造出让那位大人物满意的宝镜,并由潘大人呈交,助潘大人飞黄腾达、脱离苦海!”

    “而夏家庄的要求也很简单,希望潘大人高抬贵手,给赵祭酒的书院批一个通商文牒,让赵祭酒带着一些文房四宝,运往攀花县。”

    潘府丞笑道:“只怕文房四宝只是幌子,真正运送的都是粮食!要想蒙混过关,你还需打点一些人。”

    “请潘大人指教!”查中河大喜,说到这个份上,说明潘府丞已经答应了合作。

    二人商量好细节后,潘府丞便欲起身离去。临行前,查中河将那面小型宝镜交给他,请他转赠给潘夫人。

    “多谢!”潘府丞拱手告辞,已经走出了两步,忽然又转身问道:“《悯农》、《静夜思》那些诗句,真的是你东家所作?”

    查中河点点头:“千真万确!”

    “夏守备,真乃奇才!”潘府丞叹道:“若我二人今后立场不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