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儿子的一位同学正研究通用型抗病
物却因资金问题搁置时,林建设十分激动。
这是在无数人群中找到的志趣相投者,而且还是儿子的老友!他主动联系了这位叫刘海的同学,提出愿意资助研究经费,帮助完成特效药的研发工作。
林建设承诺,无论需要多少费用,都会全力支持,并表示,在研发成功并通过测试后,他将高价收购该专利权。
听到这里,刘海觉得简直像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只需专注调配药物与实验,完全不影响日常工作,晚上利用空闲时间即可,所有开销由林建设承担,最后还能出售专利获利,岂不是双赢?
实际上,研制家禽专用特效药一直是刘海大学时代的梦想。
于是,林建设邀请刘海到餐厅详谈此事。
他向刘海保证,一旦研发成功,会支付一万元作为酬谢,并以五万元的价格买断专利权——前提是小蔡同意合作的话。
林建设计划未来建立自己的药厂,并邀请刘海担任经理。
当时一万元相当于普通工人两年多的收入,对普通百姓而言更是巨款。
刘海刚分配工作不久,起初并未重视林建设提出的药厂经理职位,认为目前的工作已足够满意。
林建设先给了小蔡一万元作为研究资金,安排刘海在饲料加工厂进行研究,那里专门为他准备了一间实验室。
林建设怀揣建厂的梦想,每日期待刘海的研发成果。
刘海全力以赴,每天下班后便直奔饲料加工厂,投入研发工作,甚至顾不上吃饭。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的特效药在三十次家畜实验后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一喜讯令林建设无比激动,当场见证药物效果后,立即在饭店设宴庆祝。
席间,于海娟将笑我带来的五万元交给了刘海,林建设还与他签订了专利转让合同。
刘海承诺绝不泄露该技术,即便为此入狱也在所不惜。
双方最终在合同上签字并按下手印。
刘海承诺,未来药厂建成后,会毫无保留地将他的经验传授给技术工人。
得知特效药配方已完成,林建设便在饲料加工厂附近购入一块地,计划用来建造药厂。
经过半年的努力,药厂在林建设和于海娟的期待中落成。
为了组建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林建设以高薪聘请了一位医药博士高博加入药厂,负责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