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沈氏心如蛇蝎,岂容苟活天地

    沈氏杀子,仗着身世倚势,就不该伏诛吗!

    害死亲骨肉,活着还有何用!

    一片砰然声中,烂菜叶溅得我满身满头都是。

    碎瓦片擦过面颊,有一块忽然擦过额间,顿时血珠涌出,顺着鬓角滴落。

    百姓们看见我受伤,不但不怜,反而投得越发起劲。

    就连大理寺的差役,也只做捂鼻侧身之状。

    天道有轮回,杀子偿命!

    沈昭容该死!

    我已分不清究竟是那些碎瓦片打在身上更疼,还是那些用言语划下的伤痕更深。

    膝下已然站不稳,我拢了拢已被菜叶染脏的衣摆,将发髻拉紧,再也无言。

    我静静闭上眼,若能在这一刻,被尖锐的瓦片穿胸裂骨,也或许就能下去见昀儿一面了。

    6

    第二天,我依旧被压在厅堂审问。

    忽然街口传来一阵疾驰马蹄声,紧接着刑部的车驾停靠在大理寺外。

    城里的百姓还未回过神来,大批锦衣华服、佩剑执戟的官吏,威风凛凛地步入案堂。

    随他们而来的,还有两三队看客模样的闲人,正是这几年在各处茶楼说书讲案的说书人。

    还有几名更夫,被两名差役压着,跪倒在堂前。

    有个年纪大的更夫被大理寺少卿喝问,他讪讪爬起,拱手低头道:

    大人明鉴,小人只是夜巡打更,恰巧路过沈府,看见宅子里惨叫连连,便心知不妙。回来歇息后,忍不住将其敲鼓告知了数位邻里,可没过多久,满城皆知啦......

    旁边几个更夫见状,连忙垂头附和:

    都怪我嘴快,只是和老张喝了两口热酒,顺嘴说了句沈府闹妖,便让人家传了个遍。

    大理寺丞微微摇头,目光扫向一众说书人:

    你们在各自茶楼酒肆传讲碎尸案的本事,未曾请旨就私传凶案由头,可知这是忤逆纲常、搅乱朝纲的重罪

    领头的说书人三步并作两步,连连躬身,道:

    大人息怒!咱们讲的都是夜间更夫打更时姜巷口的异事,并未妄加猜测。

    就是!咱们茶楼都是讲人情俗事,从不敢妄议权贵,只因这案子太过稀奇,才一夜传遍长安坊。

    说书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倒也有几分无辜。

    旁边一位从未见过的大理寺小吏被这闹哄哄的场面弄得焦躁,他恶声恶气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